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在农民现代化

2023-02-22 14:09: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概念,为把握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全局性与方向性提供了战略性指引。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进程也与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相同步。因此,要深入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特征,以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农民这一核心主体,农民的文化素养、知识技能、道德品质、思想观念等因素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与基础。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体是广大农民,只有农民实现全面现代化,才能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同样,农民现代化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与保障,是高质量的、高效能的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抓手。

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以农民生产方式现代化为依托,进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一个动态演进过程,不仅要逐步实现农业生产技术与设备的现代化,还要不断提升农民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农业生产技术提升的本质是农民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农民要不断学习先进农业生产技术,打破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用现代化生产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化经营模式推进农业,大幅度提高农业产量与质量,走数字兴农的道路。生产方式现代化是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先决条件,影响着农民的收入高低。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农业的主人也是农民,要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机遇,加快培养一批具备现代农民意识和现代农业意识的新型职业农民,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以农民生活质量现代化为目标,进而保障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2021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412元,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1元,两者收入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而共同富裕的重点难点均在农村。我国有14亿人口,5亿在农村,要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就要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路径,进而提升广大农民生活质量。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为了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此过程中要释放农村巨大的投资和消费潜力,多渠道提高农民收入、多途径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让亿万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以农民文明素养现代化为基础,进而实现文明乡村建设的目标。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明确农民的文明素养要不断满足现代化的内在需求,农民的文明素养也不断推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二者是相互作用的关系。因此,乡村振兴在推动农村的经济发展和提升农民的物质生活质量的同时,还要注重农民精神文明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是物质文明建设的动力和支撑。农民是农村建设的主体,其自身的文明程度直接影响农村文化建设和社会进步的程度。要建设积极向上的现代农村文化,就离不开农民的现代化,就需要农民具有较高的文明素养,进而在农村形成文明和谐的社会风气。新时代的农民既要继承传统优秀文化,还要有现代化的文明素养,要将我国传统农业优秀文明与新时代文明有机结合起来,把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平衡起来,把满足需求与提高素质统一起来,共同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农民的现代化特别是农村人口文明素质的全面提升,是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更是进一步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的根本路径。

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以农民生态观念现代化为内核,进而实现和美乡村建设的目标。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生态内涵是构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共同发展的绿色模式,从“生态掠夺”向“生态保护”转变,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与自然是双向影响的依赖关系,农民的劳动实践不断地改造着自然,从而使自然适应于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但却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建设要求引领农民生态观念的转化,促使农民由生态自发转向生态自觉,形成“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的现代化生态观念。农民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和获利者,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建立在广大农民生态观念现代化的基础之上,积极打造绿色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大力改善村容村貌,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总体质量。同时,现代化的生态观念也是新时代农民所必备的基本要素之一,只有农民真正树立起生态文明观念,才能共绘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以农民现代化为基础动力,进而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国情、农情与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决定中国要走一条极具本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农民现代化是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的关键与根本途径,作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实践主体——农民,其现代化的程度同样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在一定意义上,中国现代化与世界现代化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关系,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不断促进世界现代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是为全球解决乡村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以农民现代化为动力推进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同时,也为世界各国探索乡村振兴之路提供经验借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农民现代化不仅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巨大力量,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注入新动力。(作者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教授郭占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乔鑫)

编辑:牛姣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