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杨凌:当好“田医生”守住“金粮仓”

2023-03-23 15:18:15   

仓禀实、天下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更是发出重农强农强烈信号: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制定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实施方案。杨凌时刻牢记“国之大者”,自觉扛牢国家粮食安全这一政治责任,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为高标准农田建设做好技术支撑。

图片

一走进杨凌锦华生态技术有限公司,陈列柜里存放着的黑土、黄土、红土等全国各类土壤样本格外醒目。实验室里,总经理沈锋和同事们正忙着对新收集的土壤进行数据分析。

杨凌锦华生态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沈锋

全国有六分之一的耕地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三分之二的耕地是中低产田。

人生病了要看医生,土壤“病了”也需要沈锋这样的“田医生”开药方。凭借着精湛的“医技”,沈锋和团队足迹遍布全国11个省区市。通过开展受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污染修复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壤改良、盐渍化粮田土壤改良修复及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推广,他们将一块块盐碱地、受污染农田、撂荒地变成了如今的“金粮仓”。

图片

杨凌锦华生态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沈锋 

这五六年来,在整个陕西省我们应用推广的示范基地一共建设了5个,总共面积超过了8000万亩,为当地带去了更多的经济利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图片

“田医生”为土地治病,而在中国杨凌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创新中心,这里的农田设计师则化腐朽为神奇,为高标农田建模筑基。

图片

中国杨凌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创新中心科研人员 师晨迪

这个技术是我们核心技术里面最关键的一项,就是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固沙造田技术,通过在毛乌素沙地风沙土里添加富含粘土矿物的砒沙岩,从而达到这个对风沙土的一个治理,起到保水保肥的一个作用,目前在毛乌素沙地推广应用了200多万亩。

中国杨凌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创新中心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立足陕西、服务全国,致力为不同地域、不同作物的提供高标准农田建设“样板间”,打响了中国耕地“保卫战”。

图片

中国杨凌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创新中心副主任 李翠

我国是从2011年开始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到2022年底,全国已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的粮食产能。我们中心是在2022年自建成了8万亩高标准农田,合作共建成的还有12万亩高标准农田。

图片

日前,由中国杨凌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创新中心承担的全省2023年10个市20个县的3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开工,项目建成后可新增粮食产能4500万公斤。

中国杨凌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创新中心副主任 李翠

我们中心自建的30万亩高标准农田已经集中开工,下一步,中心将会继续秉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国家粮食安全方略,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杨凌发布
编辑:张静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