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 首页 > 种植 > 正文

王可珍:一心坚守为“豆”丰

2023-03-29 15:04:33   

3月的关中平原,春回大地,处处洋溢着鸟语花香。走进王可珍的办公室,桌子上摆满了大豆品种的样品瓶。每一个样品瓶都有着一个故事,它们见证了王可珍“与豆为伴”的奋“豆”历程。

在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基地,不论夏种、夏管还是秋收,试验田里经常有一个身着白大褂的身影穿梭在大豆试验田间查看苗情、记录数据。

她是大豆育种专家,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农艺师王可珍。

image.png

多年来,王可珍默默坚守在大豆育种一线,凭借着对大豆事业的热爱,长期致力于大豆研究,让大豆产业争奇“豆”艳。

王可珍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在农村长大,土地是从小的玩伴。“我是农民的孩子,对土地有深厚的情谊,即使缺乏经费、人员,大豆的研究还要继续。”王可珍告诉记者。

回忆起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豆科学研究的艰辛,王可珍心有余悸。项目资金全无、课题缺失,大豆研究面临着资源严重匮乏和课题研究中断的境地。

“开始做大豆育种研究工作时,孩子比较小,不仅要自己带孩子,还要管理试验田,播种、间苗、施肥、打药、灌溉、割豆子样样精通、事必躬亲,那个年代不仅要与天斗、与地斗,还要与兔子斗,要不兔子它吃苗啊!”艰苦的岁月,没有磨掉奋发的意志,“我当时只有一个想法,一定要做好大豆育种。”王可珍坚定的说。

从宝鸡市农科院第一个大豆品种“秦豆1号”到“黄沙豆”,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大豆品种选育历经了16年空白。

每当豆子播种后,她经常到田间地头观察豆子的长势、整齐度、抗病性和抗倒性。到了收获的季节,她穿梭田间进行选种,对每一个单株、每一个豆粒、每一个大豆品系的群体都要认真观察、反复查看和详细记载。农业试验与农业机械化生产不同,王可珍进行的大豆育种工作是个细致活,所有的环节都需要人工完成。因此,当地的农民种地都实现了机械化的时候都不理解这样做的意义。

“大浪淘沙、暗香涌动”,成功往往是汗水积累下来的结果,一个大豆品种的最终审定,一般要经过至少10年到12年的时间。从单位第一个审定的大豆品种,到有了第二个通过审定的品种,王可珍整整用了16年时间。

“板凳要坐十年冷,我却用了16年。”王可珍笑称“我把板凳都捂霉了,我是笨鸟先飞,还晚入了林。”

选亲本、做杂交、后代筛选是大豆品种选育的基本方式,将不同亲本的性状通过人工杂交的方式聚合到一起,称作杂交组合。

王可珍30多年来做了1000多个杂交组合,最终才选育出3个审定品种。

大豆育种是“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

“铁杵成针,花香袭来。”王可珍研发的宝豆系列品种,亩产200公斤左右,最高亩产能达到250公斤左右,从汉中盆地到关中平原,从渭北旱塬到黄土高原都有宝豆系列大豆品种的身影。2022年通过省审的宝豆10号实收亩产达到284.86kg,创造了陕西省夏播大豆高产记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陕西省夏播大豆品种单一、单产水平低的问题,丰富了陕西省大豆种业的“芯片”。

image.png

三十多年间,王可珍只做大豆育种一件事,她不仅听懂了“豆语”,而且总结了一套培育大豆品种的高效标准。她把培育成功的豆种称为“孩子”,每个“孩子”表现得好与坏,都逃不过“妈妈”的“火眼金睛”。近几年,王可珍宝豆系列的“孩子”很受市场上的青睐,转化成效显著。“让宝豆系列的“孩子”真正服务于生产,在农业生产中创造价值,推动我省大豆种业发展。”王可珍高兴的说。

image.png

一路艰辛,一路韶华,一路风景,一路生花,王可珍用30余年的青春,践行着“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信念,其所选育的宝豆系列大豆品种,推广应用面积达500多万亩,真正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image.png

image.png

“育种目标要不断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种质资源是新品种选育的核心。”王可珍细心地给团队成员进行讲解。前路漫漫,笃行不怠,在国家深入推进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的背景下,王可珍脚步坚毅、继续跋涉,为陕西省大豆育种事业踔厉奋发、尽其所能。

全媒体记者:张欢

编辑:张静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