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透过小村之变看“合适的产业发展方向”

2023-04-11 14:30:44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

2022年10月26日,党的二十大闭幕后的第一次外出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陕西延安。走进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果园,向现场采摘的果农了解今年苹果收成,同老乡们亲切交流,并采摘了一个红彤彤的大苹果。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灌溉和用水问题,老乡们告诉总书记,他们通过筑水坝、搞滴灌和精细化管理,有效解决了用水和灌溉问题。习近平称赞说,“这就是农业现代化,你们找到了合适的产业发展方向。”

1667357249770000490.png

南沟村驻村干部张光红告诉记者,为了寻找这个“合适的产业发展方向”,有一个团队从2015年12月至今,一直在默默地探索着。陕北原有“兰花花”,现在又增添一个“黄花花”。

南沟村位于黄土高原沟壑丘陵区的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以前的南沟村有三难:出行难、娶媳妇难、干事难。张光红说,2011年自己刚来时,村道路不畅通、举着手机爬到半山腰才能找到信号。全村345户1009人,其中贫困民众45户118人,贫困发生率12.6%。

现在的南沟村,已发展成环境优美、产业兴旺、农旅融合的知名“打卡地”。“脱胎换骨”的背后,离不开项目团队对该村支柱产业山地苹果的科技赋能。

科技来赋能,为小村注入“绿动力”

时间拉回到2015年。当年11月初,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杨建利,偶然听到一个消息——陕北果园里能种出油菜。大家都知道,陕北冬季严寒、干旱,能种出油菜算是“稀罕的事儿”。

当年11月30日,杨建利来到延安市安塞区苹果园做调研。但在调研的过程中,有两件事情深深刺痛了他:一是安塞区高桥镇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在果园套种的油菜全被冻死;二是南沟村新建梯田尘土飞扬,干旱瘠薄,在这样的土地上如何能种出好苹果?

在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资助下,2016年项目团队杨建利、王春丽、张智、王周礼,带着当地果农的科技需求和科学问题扎进了南沟的黄土地。寒来暑往,山峁沟岔里都留下了团队的身影。

这一干,就是7年。他们也见证了南沟村的嬗变。

1667357287390021090.png

昔日的南沟,曾经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黄土地上植被稀少,风沙漫天。如今的南沟,正是桃杏妖娆、菜花金黄的好时节,南沟村沟沟峁峁的油菜花竞相绽放,仿佛徜徉在一片金黄色的海洋中,令人流连忘返,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踏青、游玩。

从荒山荒坡到漫山花果的“蝶变”,正是项目团队对当地支柱产业科技赋能的一个缩影。

油菜做绿肥,为果园灌满“科技油”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 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事实证明,想要端牢饭碗,就得保护好耕地,藏粮于地,不仅要确保耕地数量,还要提升质量。

在采访中,记者逐渐产生了这样的疑问:“长得好好的、壮壮的,然后你把它给弄倒了,埋到地里去了,当肥料,是这样吗?

“引进油菜花的种植,因为油菜花的根系比较大,像萝卜一样的,这个水分比较多,所以我们就是把它作为肥源建设,秸秆还田。”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枣园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罗经纬进一步解释,杨建利团队提交了一份令人惊喜的答案:树上能摘果,树下能赏花,绿肥能还田。

“远远的看见你不敢吼,我扬了一把黄土风刮走……”这是陕北民歌歌词,形象地说了陕北土壤存在的问题。

针对黄土高原果园土壤蓄水保墒抗蚀效果差、有机质含量低等突出问题,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绿肥油菜团队先后引进12个油菜品种,通过抗旱、抗寒、生物量品比、播期、播种方式等试验,筛选出适宜陕北果园种植的3个强冬性品种,明确最佳播期为8月10-20日;研发出集开沟、精量播种、覆土、镇压等一体的自走式多功能精量播种机,实现了机械化种植;形成陕北山地苹果园水平沟人工播种、轻简化喷播、机械化机播三种栽培模式。

通过田间定位监测,分析、比较间作不同类型的油菜果园土壤含水量、土壤含水量的相对差异、苹果新梢生长状况及品质等参数,研究发现,在黄土高原苹果园间作春性油菜和强冬性白菜型油菜处理行间20-100厘米土层两年,平均土壤含水量分别较对照提升12.1%和6.4%。利用作物模型模拟了苹果园间作油菜水分利用策略的时空动态,在雨热同期时,油菜吸收的土壤水分90%以上来自0-60厘米土层。在降雨量较少时,间作促进了苹果树对60-100厘米土层水分的吸收,增加了14.79%,降低了苹果树休眠期土壤储水量损失,土壤有机碳增加了26%,苹果树百叶厚提升了8.48%和9.04%、新梢长度增加了11.60%和13.20%,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提升了1个百分点、1.57个百分点和47.58%。

大面积示范表明,使果园土壤有机碳平均增加26%,产量平均提高8%,水分利用效率平均提升19%,实现了以地养地、秋雨春用和产能提升,创建的“陕北山地果园行间覆盖油菜栽培技术及多功能开发利用”模式,总体成果达国内先进水平(科技成果登记号9612021Y0316);制定了陕西省地方标准《半干旱区果园间作豆菜技术规范》,截至2022年,在安塞区山地果园累计推广面积20.23万亩,累计增加经济效益13098.93万元。

1667357325717042691.png

链上齐发力,为产业开启“加速度”

总书记念兹在兹,南沟村党支部书记张润生记得真切:“去年10月,总书记来到果园里,和我们拉心里话,询问种植技术、采摘方法、品种质量、销售价格、村民收入以及如何发展苹果种植和其他产业等,并关心灌溉和用水问题,称赞说,‘这就是农业现代化,你们找到了合适的产业发展方向。’”

用数据说话,决策更科学。团队创建的以油菜为纽带的“草-旅-畜-沼-果”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果树行间间作绿肥油菜不仅有利于果树的生长发育、产量增加和品质的提升,而且还可促进农旅融合。2022年,南沟村实现了油菜花海观光旅游收入800多万元,油菜花后做湖羊的饲草,湖羊的粪便发酵后作为苹果的优质有机肥,预计去年南沟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两万元,这样延伸了产业链,提高了果园生产效益,实现了多产业融合。

“杨建利团队干的事情,都是油菜中心的门面活。”有着“中国杂交油菜之父”之称的李殿荣,曾经这样介绍杨建利。

透过小村之变,我们依稀看到了“合适的产业发展方向”。

全媒体记者 闫瑜涛

编辑:牛姣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