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甘肃静宁:迈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新步伐

2023-04-13 16:36:14   

四月的静宁大地,春意盎然:山坡梁峁山毛桃花开放,造林绿化新植苗木扎根生长;层层梯田麦苗青青,旱作农业膜垄延伸;果园清洁覆膜,枝头花苞欲放;乡村庭院、巷道干净整洁……不负春光,静宁县干部群众实干苦干,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中迈出新步伐。

20230413163705784-69-aadc8.jpg

平定高速静宁段灵芝乡张堡面山造林绿化基地    马丽丽摄

造林绿化综合效益日趋彰显

三月春光好,植树造林忙。自3月20日开始,静宁县县直机关干部职工在平定高速灵芝乡张堡面山持续植树造林,新植云杉500亩50000余株。

静宁县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政策机遇,春季造林绿化抓建干部义务植树基地4000亩,启动360公里绿色通道建设,开展2.82万亩人工造林和1.68万亩退化林修复。

“我们组织实施城区添景、乡村增绿、通道提颜、管护提档四大行动,今年完成人工生态造林4.5万亩,以林草‘含绿量’提升全县经济发展‘含金量’”。静宁县林草局局长王俊棠介绍。

至2022年底,静宁县森林覆盖率达32.85%,苹果、早酥梨等经济林超过110万亩,绿色富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造林绿化综合效益日趋彰显。

科学管理赋能果产业升级果农增收

为确保果产业可持续发展,静宁县坚持推进果园科学化、标准化管理。在培训组建“土专家”“田秀才”果园管理队伍的同时,与甘肃农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邀请专家开展技术培训,加大新技术推广应用。

20230413163755830-60-a6185.jpg_scale_.jpg

国家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团在静宁县界石铺镇开展春季早酥梨标准化管理培训    程玉兰摄

3月18-19日,国家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团在界石铺镇开展早酥梨园标准化管理培训。依照专家指导,1.2万亩早酥梨园质量完成春管工作。

3月21日,2023年第1期“静宁果农”劳务品牌培训班在双岘镇开班。果业技术人员就老果园提质增效、幼园快速挂果等技术全面讲解、操作示范。

“每次培训,都有新收获。技术人员针对我们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对我们很有帮助。”双岘镇果农闫民军在培训中深有感触。

今春,静宁县接续去冬果园管理“百日攻坚行动”,接续做好春季管理,推进苹果产业转型升级,农民增收。春季完成老果园改造2万亩,提质增效管理7万亩。2000亩育苗基地和7个高新集成技术推广示范园正在建设之中。力争今年果品总产量达到100万吨。

百万亩粮食种植确保粮食安全  

至4月初,静宁县在2022年秋季旱作农业覆膜80万亩的基础上,完成春季顶凌覆膜5万亩,建成旱作农业万亩示范带11处,千亩示范点26处。加上20余万亩冬小麦和糜谷等小杂粮,粮食种植105万亩以上。

为守牢粮食安全底线,静宁县实施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持续开展撂荒地整治,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鼓励农业合作社和种粮大户流转、代种无人耕种土地,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确保粮食产量26万吨以上。

20230413163933700-31-8f7b6.jpg_scale_.jpg

静宁县古城镇北山梁旱作农业示范带    代祥峰摄

为确保顶凌覆膜顺利开展,3月初,静宁县农技中心调运农膜400吨向各乡镇免费发放。同时,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做好技术指导。4月7日,静宁县农技中心主任杨富位带领农技人员在司桥乡开展旱作农业播种指导,他说:“当前正值旱作农业播种和冬小麦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我们及时跟进提供技术服务,力争农业丰产农民增收。”

宜居和美乡村建设提升群众幸福感

4月3日,静宁县城乡每月初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如期开展。新店乡小湾村公益性岗位人员王建琪在陈咀社清扫巷道,他说:“柴草堆放整齐,垃圾清扫拉运,到处干干净净,看着都舒服。”

为营造干净整洁、有序舒适的人居环境,今年初,静宁县部署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实行周、月例行制度。重点对城乡交通主干道、村社巷道、文化广场及房前屋后、路边沟渠等卫生死角清扫保洁,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针对乡村废旧地膜造成环境和农业面源污染的突出问题,静宁县通过“以旧换新”,推进废旧地膜清理回收和再利用。静宁县农技中心副主任张建荣介绍:“开春以来,我县利用旱作农业示范项目和科学使用地膜以旧换新项目1000万元,以5:1的兑换比例回收兑换旧地膜4000吨,有效治理了地膜污染。”

田间地头的“白色污染”得到有效治理,乡村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供稿:田博)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任军辉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