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甘肃成县沙坝镇: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 开创基层治理新模式

2023-04-14 19:40:09   

2022年以来,甘肃省陇南市成县沙坝镇深入学习和借鉴“枫桥经验”,通过把人民调解建在村党支部和网格中的方法,健全党建引领、多方参与的共治机制,充分激发大家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的活力,探索建立“1235”工作法,即“一网格、两结合、三制度、五联动;坚持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有效推动了村社和谐,提升了综合治理能力。

20230414200428451-13-26ebb.jpg

村组治理“全覆盖”

用好四级网格治理村社,实现“人在网格走,事在网格消”。沙坝镇下辖12个村2828户,常住人口11428人,一个镇级总网格划分12个村级网格,84个社级网格,218个户级网格,实现四级网格化管理,全镇现有网格员314人。

镇村组全覆盖,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网格为载体,持续探索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有效路径,以“党建+网格”为抓手,着力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实现组织架构在网格、力量充实在网格、问题解决在网格,释放出“小网格”的“大能量”。

沙坝镇探索网格化管理构建“管理+服务”双向治理模型,实现乡镇、村社、户级网格一体化运作、实体化运行,助推社会治理工作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网格化、精细化、科学化,用创新型治理方式实现基层社会治理新形式。

镇级层面,成立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副科级领导干部以及镇直单位等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网格化服务工作小组,统筹推进网格化管理服务各项工作。

村级层面,由各村包村领导、村党支部书记任村级网格负责人,村“两委”成员为网格长,户级网格长为成员,以社为单位划分户数,创新结对模式,建立村“两委”和户级网格员“一对一”工作模式,发挥联系群众优势,邻里之间有矛盾,村社先知,及时介入调解,村组解决不了的镇综治中心联合司法所迅速到村到户解决,变上访为下访,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处理,将服务延伸到社、到户,探索出“网格+队伍建设”服务新路径。

20230414200428454-73-32389.jpg

创新探索“两结合”

坚持把基层治理与矛盾纠纷排解和民事直说1234结合。按照“党建引领网格治理”的模式,结合村社实际情况,每月明确一天为网格议事日也就是民事直说日,由村级网格长也就是党支部书记组织召集网格团队和群众进行民主议事。

群众的事情群众说了算,通过现场会议、民主协商、投票议事等方式,解决好“邻里事和家里事”,对公共环境、惠民工程、居民自治及社区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商议,形成“有序参与、汇集民智、平等议事、凝聚共识”的议事协商体系,实现了从“个人跑断腿”到“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的有效转变。

建章立制“抓长效”

无规矩不成方圆,完善工作机制,拓展调解范围,创新治理模式建立调处责任制。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任组长、政府镇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站所(中心)负责人、各村党支部书记为成员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完善镇、村、社、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大调处四级网络,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业务站所具体抓的工作格局,矛盾纠纷的到有效控制。

落实政法例会制。坚持每月综治月例会和政法联席会,分析研判矛盾纠纷排查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依托综治信息平台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台帐,对实时动态监控、查询、督办。

严格落实销号制。坚持普通矛盾纠纷由村组协调解决,一般矛盾纠纷由包村领导同村上协调解决,综治中心按照时限要求进行督办,提高调解效果。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重大矛盾交政法联席会议定,安排专门的领导和相关人员进行调处化解,及时对调处结果进行通报,形成调处化解工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氛围。

20230414200428464-75-76ee0.jpg

纠纷排查日报制。不断加大对全镇范围内不稳定因素的排查,扩大社会矛盾纠纷排查的覆盖面,将各个领域、行业和群体等问题纳入排查的范围,开展专项行动,“双协”管理员采取日常排查、村级开展定期排查、镇级开展专项排查等方式,不断提高社会矛盾纠纷排查的频率和针对性。镇、村两级上下联动,拓展调解范围,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 形成以“大排查”、大调处,促“大稳定”的工作局面。

20230414200428497-71-58a58.jpg

群策群智“五联动”

五个部门联动,关心关爱特殊重点人群,努力实现肇事肇祸“零发生”。去年以来,沙坝镇主动出击、主动作为,建立“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卫生院、民政办”五部门联动机制,针对全镇摸排出的42名精神障碍患者,加强重点人员管理,形成规范化、人性化、制度化工作机制。

健全领导包案、定期研判、预警通报等制度机制,采取日常排查与集中排查相结合、入户走访与网格长信息反馈相结合、集中教育与个别谈话相结合等措施,全方位、拉网式对辖区内重点人群进行全面的摸底排查,对重点人群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将各类重点人员纳入网格化服务管理,逐人建立档案、成立管控小组、制定管控方案、落实管控措施,督促监护人落实好相关监护责任,防止肇事肇祸案事件发生。

各负其责,同向发力。镇卫生院每半月入户走访精神障碍患者,建立健康档案,针对病情进行评估,送医上门。民政办针对困难特殊人群,及时进行家庭评估,给予救助。司法所、派出所对辖区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吸毒人员等特殊人群进行详细清查摸底,建立风险评估、分级管控工作机制,防止因漏管、脱管导致重大刑事案件和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案件发生。

综治中心牵头抓总坚持问题导向,联合相关部门,全面统筹行业场所清查、重点单位检查、重点区域巡防,进一步规范管理,促进社会治理。对重点行业领域蹲点咨询劝导、下村入户走访、普法宣传教育等方式,全面加强对邻里纠纷、婚恋纠纷、经济纠纷、土地纠纷等的排查化解,有效整治一批、劝导一批、化解一批。

与此,联合派出所组建专班,开展好“三见(即见警车、见警察、见警灯)”活动,进一步提高巡防密度,加强对集镇周边、交通干线的巡逻防控力度,有力震慑违法犯罪活动,防止发生暴力事件。(陈东平  镡江波)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任军辉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