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杨凌农科传媒集团2022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2023-04-18 09:43:37   

一、前言

1.媒体概况

2022年4月14日,杨凌农科传媒集团成立,集团整合农业科技报社和杨凌融媒体中心媒体资源,组建成立杨凌农科传媒集团。集团形成以“强农App”为总窗口,《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农科广播等为核心的涉农传播矩阵,以“爱杨凌APP”、“杨凌发布”、《杨凌时讯》、杨凌电视台以及三屏一声为主要载体的主流媒体矩阵,全媒体平台粉丝用户数量突破600万。建成集合现代技术的全媒体指挥中心演播大厅,集团调频广播加入“融媒体声音联盟”,杨凌之声直播业务进驻“听听FM”,启动融媒创新工作室建设,中央厨房和省级融媒体内容库系统功能进一步完善,形成完善的报网端微视全媒体传播体系,为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杨凌示范区履行的国家使命、服务“三农”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阵地,并形成了较强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成为主流舆论力量。

2.社会责任理念

杨凌农科传媒集团认真履行新闻媒体的职能使命,旗帜鲜明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深入宣传党在路线方针政策。积极践行媒体社会责任,始终坚持立足杨凌,面向旱区,辐射全国的宗旨,一方面做好区内宣传,全面聚焦杨凌“国家队”定位,深度讲好杨凌故事,传播杨凌声音,提升杨凌知名度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坚持农科特色,做好涉农宣传,全方位传播现代农业科技,打造服务乡村振兴新模式,成为服务“三农”、推动“三农”事业发展的重要舆论力量。

3. 2022年度获奖情况

2022年,杨凌农科传媒集团21件作品分别获陕西新闻奖、全国农民报好新闻作品奖、第三届国家高新区微视频大赛优秀作品、首届“陕西融光奖”。陕西新闻奖分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全国农民报好新闻作品奖分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第三届国家高新区微视频大赛优秀作品3件;首届“陕西融光奖”5件。集团领导两篇调研报告荣获年度“示范区优秀调研报告一等奖”。

二、政治责任

1、政治方向

杨凌农科传媒集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坚持政治家办报办网办新媒体,坚持守正创新,大力宣传党的主张、传播党的声音。实施“央媒传播工程”和全媒体传播提升工程,整合编采力量策划开展“链就高质量 迎接二十大”“党的二十大精神十大宣传行动”“全国两会”“中央一号文件”等全媒体主题宣传活动报道,成为重要舆论力量。

2022年3月2日1版《农业科技报》

2022年3月2日1版《农业科技报》

2.舆论引导

杨凌农科传媒集团在重大问题、突发事件、热点问题上主动作为,正确引导,坚守职责使命,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回应社会关切,在热点问题上没有缺位失语,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取得了良好的舆论宣传和为民解忧的效果。

2022年初,杨凌农科传媒集团充分利用全媒体优势,通过发布权威信息,大力宣传防疫知识,澄清疫情传闻谣言,引导人们科学防疫。同时《农业科技报》推出“科技大求真”专题,还原事实真相,有力有效引导受众正确看待问题。在疫情防控期间,集团新闻传播中心积极发挥评论员作用,先后在杨凌发布、杨凌时讯、杨凌电视台等平台刊发系列评论10余条,从防控形势、防控措施等方面对广大人民群众和党员领导干部进行了较好的引导。

2db1f05d7b3a03905b48371cc6d899d

063cf1c72c349a293ac17c1e186d178

3fd29da6107e5ee5ae00e25cb98d642

 

2022年2月7日,1月24日、1月4日杨凌发布刊发融媒锐评。

2022年4月12日5版《农业科技报》

2022年4月12日5版《农业科技报》

3.舆论监督

集团重视舆论监督,科学、准确、依法、建设性地开展舆论监督,澄清谣言谬误,对不良现象进行曝光揭露,解决问题。《农业科技报》积极发挥媒体舆论监督作用,对假冒伪劣农产品进行了曝光,就如何鉴别真伪农资等知识进行了普及。

4.对外传播

2022年集团持续聚焦上合组织农业基地、自贸片区、综保区、秦创原农业板块建设,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和上合组织国家等重点区域引进标志性外资项目落地建设进展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外传播。同时在CCTV-9《新西行漫记》专题节目中深度讲述杨凌开展国际农业合作与交流的故事,协助央视《对话》栏目完成《小种子大使命》节目录制,讲好中国故事,陕西故事,形成强劲的舆论声势。

1681294651145

2022年3月31日4版《农业科技报》

 

2022年6月25日央视财经频道

三、阵地建设责任

1.融媒体矩阵

积极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改革,形成以“强农App”为总窗口,《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农科广播等为核心的涉农传播矩阵,以“爱杨凌App”、“杨凌发布”、《杨凌时讯》、杨凌电视台以及三屏一声为主要载体的主流媒体矩阵,全媒体平台粉丝用户数量突破600万。“杨凌发布”获评2021年度国家高新区微信公众号综合影响力优秀奖。建成集合现代技术的全媒体指挥中心演播大厅,集团调频广播加入“融媒体声音联盟”,杨凌之声直播业务进驻“听听FM”,启动融媒创新工作室建设,中央厨房和省级融媒体内容库系统功能进一步完善。

2.融媒体报道

2022年,杨凌农科传媒集团在端、微、网、报、台、屏全媒体平台开设专题专栏70多个,生产新闻产品1.8万多条,策划全媒体直播节目100余场次,在中省主流媒体发稿770余篇条,10万+融媒产品近200个,100万+融媒体产品23个,创意海报、短视频、情景短剧、H5、AR、VLGO、快板、快闪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融媒体产品密集推出,全网阅读量达1.5亿人次。

3.融合采编平台建设

建立了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的一体化组织架构,组建了由新闻中心组成的全媒体指挥中心,负责选题策划,编辑记者调度,内容生产、汇聚和分发,建设了全媒体采编发布系统,构建了新型采编流程,实现内容一次性采集,跨媒体编辑,全介质发布,形成了集约高效的内容生产体系和传播链条。在重大活动和热点事件中,宣传报道实现一次采访视频、音频、图片、文字、H5、海报等新闻产品多次生成,极大增强了各项重大活动的生产效率和传播效率。

四、服务责任

1.信息服务

《农业科技报》开设免费广告“信息直通车”,为农民群众解决卖难问题搭建信息沟通桥梁。春耕等重要时节,通过采访农科专家,开设专栏,及时发布农民需要的农业生产技术信息。

img8

 

2022年4月18日 《农业科技报》6版

http://eb.nkb.com.cn/nykjb/20220418/html/page_05.htm

img9

 

2022年5月9日 《农业科技报》8版

http://eb.nkb.com.cn/nykjb/20220509/html/page_07.htm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微信图片_20230413093328.jpg

 

2022年3月22日 《农业科技报》7版

http://eb.nkb.com.cn/nykjb/20220322/html/page_06.htm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微信图片_20230413093333.jpg

 

2022年3月21日 《农业科技报》7版

http://eb.nkb.com.cn/nykjb/20220321/html/page_06.htm

建立 “强农App”线上线下智库和“2+365”科技推广服务工作机制,481名杨凌农科专家入驻强农App开通“强农号”,通过每周两天开展线下实地问诊指导和一年365天开展线上咨询服务相结合的方式,为全国用户解答农业科技疑难问题,形成咨询服务文字记录。

2.社会服务

全媒体平台设立问农热线、问农频道,邀请400余名农科专家组建“问农”专家创新工作室,采用“线下”专家轮流坐班指导与线上“问农服务”24小时在线提问相结合的方式,解答来自全国用户的农业生产难题。

采取“媒体搭台、专家指导、合作社组织、企业参与、政府推动、农民增收”的媒体推广模式,启动建设乡村科技示范村(基地)和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实训)基地,目前已为杨陵区五泉镇夹道村等13个“乡村科技示范村”挂牌,与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5家科研单位和培训机构共建了“乡村人才培训基地”,与杨凌青皮果园火龙果示范基地等10家单位共建“乡村人才实训基地”,聘任首批“乡村振兴智库专家”11人,面向旱区开展农业科技推广。组织开展线下线上农民培训、科技扶贫培训134场次覆盖186万人次)。

3.公益活动

发挥媒体优势,通过《农业科技报》和中国农科新闻网开展公益助农活动,策划开展了“读者服务台”“问农热线”“本期关注”等专题宣传,助力疫情防控和农业复工复产。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微信图片_20230413104541.png

 

2022年9月15日,《农业科技报》

http://eb.nkb.com.cn/nykjb/20220915/html/index.htm

F:\吉燕\2023年文件\2023-3月\支撑材料2022-采编\支撑材料2022\7.公益行为\2022年1月19日,《农业科技报》刊发“问农热线”专版.png

2022年1月19日,《农业科技报》

http://eb.nkb.com.cn/nykjb/20220119/html/page_03.htm

img14 

2022年12月1日,《农业科技报》 7版

http://eb.nkb.com.cn/nykjb/20221201/html/page_06.htm

五、人文关怀责任

1.民生报道

针对专家农民面对面农技指导存在困难,集团推出“直播农技”“农科云课堂”“直播集市”等直播活动;组织开展线上农技和健康服务,搭建起疫情期间服务农业和农民的桥梁,受到农科专家和农民群众一致好评。

F:\吉燕\2023年文件\2023年报-新闻奖\2023年陕西新闻奖-吉燕、唐艳丽、谷幸等(三件作品)\2023陕西新闻奖-消息-《国字牌“三瑞”苹果或将打破富士苹果垄断地位》\国字牌“三瑞”苹果或将打破富士苹果垄断地位·版式_00.jpg

2022年3月3日 《农业科技报》8版

http://eb.nkb.com.cn/nykjb/20220303/html/page_07.htm

2、灾难和事故报道

在灾难和事故报道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真实准确、客观报道,并注重人文关怀,严格把握分寸,尊重当事人的隐私和尊严,不渲染负面情绪,做到有态度、有温度。

F:\吉燕\2023年文件\2023-3月\支撑材料2022-采编\支撑材料2022\7.公益行为\2022年1月17日,《农业科技报》刊发《杨凌13200份“本香高端冷鲜肉”驰援西安助力抗“疫”》报道.png

2022年1月17日《农业科技报》

http://eb.nkb.com.cn/nykjb/20220117/html/page_02.htm

F:\吉燕\2023年文件\2023-3月\支撑材料2022-采编\支撑材料2022\7.公益行为\2022年1月13日,《农业科技报》刊发疫情防控公益广告.png

 2022年1月13日《农业科技报》

http://eb.nkb.com.cn/nykjb/20220113/html/page_07.htm

3.以人为本

杨凌农科传媒集团在各类报道、公益广告中,放大榜样、英雄闪光点,激发人们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同时也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F:\吉燕\2023年文件\2023-3月\支撑材料2022-采编\支撑材料2022\7.公益行为\2022年2月9日,《农业科技报》刊发时代楷模公益广告.png

2022年2月9日《农业科技报》

8956503429e43d1a74c040e2a346a2c

793c28b0ccb190bf8d548140b6c3351

91c454f83409737cbfe5db71b9154b3

 

杨凌发布 2022年11月11日;杨凌发布 2022年10月28日;杨凌发布 2022年12月23日

六、文化责任

1.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杨凌农科传媒集团常年推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等公益广告,2022年共刊登公益广告、发布公益海报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了中国梦,树立了新风尚,传播了正能量。

img22

 

2022年5月25日  《农业科技报》 6版

http://eb.nkb.com.cn/nykjb/20220525/html/page_05.htm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微信图片_20230413101445.jpg

 

2022年6月6日  《农业科技报》 8版

http://eb.nkb.com.cn/nykjb/20220606/html/page_07.htm

2.传承繁荣优秀传统文化

深化节日主题、突出文化内涵、营造舆论氛围。集团紧紧围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多种形式,让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文化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浸润人们的精神世界,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聚焦“我们的节日—春节”“我们的节日—清明”“我们的节日——端午”等采写编发了相关报道,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28fa8d46f933e74700dda0ae25d4df0

2469fe9b3c589673acc792fdbfd95a0

3c811d2e3f26133e78dfae6e91c9d16

 

2022年4月3日  杨凌发布;2022年6月3日  杨凌发布;2022年8月4日  杨凌发布

3.推动提升科学素养

杨凌农科传媒集团在向公众普及科技常识、提升科学素养方面在开设了“科技大求真”专题,在普及先进科学知识的同时,把专业报道不仅做深做透,而且把科技报道融入生活、融入群众的内心,做的贴近实际,贴近大众。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微信图片_20230413101559.jpg

2022年8月16日  《农业科技报》6版

http://eb.nkb.com.cn/nykjb/20220816/html/page_05.htm

七、安全责任

杨凌农科传媒集团要求全体采编人员提高政治站位, 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精品意识,严格实行新闻报道审核的责任编辑制度和总编辑审核制度,坚持“三审三校”,坚持每周例会,开展全媒体报道质量评议活动,关口前移,全年未发生重大差错。新媒体平台严格执行岗位人员7*24小时值班制度,负责人带班制度,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和白名单制度,确保信息来源可靠。全国两会等重大报道期间,制定应急预案,实行双值班制,确保做到万无一失。

八、道德责任

1.遵守职业规范

杨凌农科传媒集团制定了《记者采访行为准则》《记者工作制度》《编辑工作制度》等工作制度,要求全体采编人员必须遵守新闻法律法规,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不刊播登虚假失实报道。严禁有偿新闻、有偿不闻、新闻敲诈,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确保新闻队伍风清气正。并尊重原创保护版权,在报纸刊登《敬告读者》,敬告由于个别地址不详作者,联系本报,以奉稿酬。

2.维护社会公德

杨凌农科传媒集团维护社会公序良俗,弘扬社会正气,讴歌美好心灵。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树立社会文明新风尚。先后刊登了维护社会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反响热烈的多篇报道和公益广告。

3.接受社会监督

杨凌农科传媒集团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记者采访主动出示记者证;畅通87031700新闻监督热线渠道,接受群众举报投诉,并予以及时回应。

九、保障权益责任

1.保障从业人员合法权益

杨凌农科传媒集团积极创造条件,为新闻从业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切实保障员工合法权益,支持保护正常采编行为。未收到采编人员受到侵害的申诉。还为全体职工缴纳了商业意外险,每年组织员工进行体检。

2.保障新闻从业人员薪酬福利

杨凌农科传媒集团严格遵守各项法律规章制度,与员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并按规定办理续签、解除以及终止等相关手续。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员工足额支付薪酬、缴纳“五险一金”。严格执行国家相关假期规定,认真落实职工法定假期、带薪年休假等制度,切实保障职工休假休息权利。

3.规范新闻记者证管理

按照《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从严做好新闻记者证核发和回收工作。对符合换发记者证条件的采编人员进行资格审核,及时办理申领新闻记者证手续。对已经退休或解除劳动关系、调离人员,及时收回记者证并交由新闻出版行政部门销毁。

4.开展员工教育培训

培训照片

 

常态化开展员工培训,强化队伍建设。组织干部职工参加了“融媒素质提升”系列线上培训、陕西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习培训以及集团“大学习、大讨论、大练兵”采编业务提升培训学习等,通过专家讲课、个人自学、集体研讨等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习近平新闻思想以及新闻业务知识、新闻职业道德等,提高了干部职工政策水平和业务理论水平,培养了记者编辑的全媒体采写编本领和互联网思维,锻造了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队伍。

十、合法经营责任

1.遵守法律,遵守国家有关法规文件

杨凌农科传媒集团严格遵守网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行政管理部门发布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等,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开展广告经营工作,并建立了完善的经营管理制度。经常组织经营人员进行有关法规文件的学习和探讨,坚决杜绝违规违纪行为。

2.严格做到采编与经营“两分开”

严格执行采编经营“两分开”制度,严禁采编人员从事广告、发行等经营活动。修订完善了《农业科技报社驻地方机构管理制度》,对记者站新闻采编活动、职业行为进行了规范管理,明确记者站工作人员不得从事与新闻采编业务无关的活动。

3.不刊播违法违规广告

2022年,杨凌农科传媒集团未刊发过违法违规广告,未出现违法违规问题。

十一、后记

1.回应

2022年,杨凌农科传媒集团未受到行政处罚、通报批评。

2.不足

2022年,杨凌农科传媒集团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媒体融合的效果与“媒体旗舰”的目标还相差甚远,在体制机制、流程管理、人才技术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二是创新能力不足,新媒体技术运用能力、优质内容供给能力和传播能力还不够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水平还需要提升;三是自我造血能力还不强,“新闻+政务服务商务模式”还不够完善。

3.改进举措

(1)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加强集团全媒体矩阵建设,搭建以“1+N”(“1”为强农App自主平台,“N”为报纸、网站、电视、广播、公众号矩阵、央媒号矩阵、自媒体号矩阵等)为主要渠道的立体化涉农全媒体传播体系,全力建设涉农新型主流媒体旗舰。

(2)加强内容建设提升传播力,实施好各类全媒体采访活动,加大图文音视频内容供给,多生产短视频、公益广告、海报长图、有声新闻等适合移动传播的新闻产品,打造一批刷屏热传爆款产品,以优质内容和融合创新提升媒体传播力。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围绕新媒体编采业务技能加强干部职工业务培训,持续开展践行“四力”实践教育活动,全面提升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打造一支新时代的宣传铁军。

(4)强化国企属性,抓实项目建设,集聚发展后劲。启动杨凌国际农业传播港项目建设,打造国际农业文化和中华农耕文化传播交流中心,奠定传媒产业发展基础。实施“媒体+”战略,做大做强媒体宣传、报纸发行、信息发布、品牌策划、活动赛事等传媒产业,探索延伸农科服务、数字文化、创意农业等新业态,提升传媒集团自我造血能力。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于婷婷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