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1 10:07:56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推进种业振兴决策部署,农业农村部按照“一年开好头、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十年实现重大突破”的总体安排,全面启动了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创新攻关、企业扶优、基地提升、市场净化五大行动。种业振兴行动全面实施两年多来,各地闻讯而起、部省联动,为推动种业振兴蓄电赋能,凝聚农业强国澎湃力量。
攥紧中国种子,端牢中国油瓶。新时代的种业人薪火相传、接续奋斗,丰收成果装满了老百姓的“粮袋子”“菜篮子”和“油瓶子”。在种业振兴大背景下,以“油菜种业强芯,现代农业强国”为主题的第五届全国(杨凌)油菜科技大会再次“陕”亮。“旱区种业硅谷”正以崛起之势,迸发出更加强劲的动能,似乎更像中国农业的大后方。
就连刚刚结束的2023年杨凌农科城马拉松上,完赛选手的奖牌都被设计成种子的形状——杨凌种业振兴驶上“高速路”、走向星辰大海的征途已经启航,新一轮种业振兴的梦想正逐渐照进现实。
增强端稳“中国油瓶”的硬气
摆锅、开火、热油,散下食材,烟气升腾,香味四起,火光铲影间,锅内色变,伴着调料的游走,最终完成一场美妙的邂逅,成为舌尖上的记忆。
在中国人心目中,油的地位很高,有了油,才有了烹炒煎炸,才有了活色生香的中华美食,那又是谁塑造和成就了它呢?且看中国油料地图上正在演绎的新故事。
时针拨回到2019年5月20日。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在这个因谐音“我爱你”而荡漾温情的春天里,首届全国(杨凌)油菜科技大会开幕。50余家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以及种业企业、油脂加工企业等200余名代表,共同见证这粒“种子”破土萌芽。
时变,势变,油菜种业发展就要跟着变,现代农业强国之路走得愈加坚实。从“促进油菜科技交流·保障种业源头供给”到“科技支撑、创新发展”,从“扩种油料、科技先行”,再到“油菜种业强芯,现代农业强国”。主题更迭的背后,是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重要指示和设立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倡议的实际行动,是融入中国种业振兴、“旱区种业硅谷”崛起时代旋律的深入考量。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应时代之变迁、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全国(杨凌)油菜科技大会的“朋友圈”越来越大,“西引力”越来越强,成为中国油菜界的群英大会、博览大会、引领大会。也成就着百姓餐桌的“幸福密码”,构成了中华大地上流光溢彩的“食用油地图”。
历经五年,已经办出水平、办出品牌、办出影响的全国(杨凌)油菜科技大会,更能增强端稳“中国油瓶”的硬气。
提振端稳“中国油瓶”的底气
成长,常常在起步时就昭示了前行的方向。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油菜人一届接着一届干,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从“籍籍无名”到“赫赫有名”,油菜科技大会的关注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再回首,更能看清其中的脉络。
2019年,高点起步。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官春云,著名油菜专家李殿荣研究员等作了专题报告。
2020年,逆风飞扬。疫情之下,有来自全国30多家单位的156个油菜新品种“云端”集结,接受“检阅”。
2021年,蓄力成长。3项油菜新成果发布,2个油菜品种权签约转让。
2022年,惊世跨越。有开幕会、主题报告、品种转让与科企合作签约、科技成果路演、种业企业展演、现场观摩新品种、油菜产业发展研讨等多项活动,并通过媒体直播平台向全国发出“最强集结令”,为上合农业基地建设鼓与呼,为旱区种业硅谷崛起策与谋。
2023年,奋发向上。围绕油菜科研创新、产业发展、成果转化,将举办国内外院士(专家)报告、科研成果推介路演、企业需求展演、品种权交易签约、“一带一路”国家油菜品种试验示范展播等活动,并开展油菜新品种现场观摩。
回望这五年,始终坚持高标定位、高点起步、高效推进的全国(杨凌)油菜科技大会,一路走来,极为不易、极其难忘。五年成长,向阳而生,在不断创新中茁壮成长,更能提振端稳“中国油瓶”的底气。
激扬端稳“中国油瓶”的锐气
成就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
——向高。迈向高端,组织规格提高,由陕西省科学技术厅、陕西省农业农村厅、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汉中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杨凌示范区科技创新和转化推广局、秦创原农业板块促进中心、杨凌种业创新中心、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国家(杨凌)旱区植物品种权交易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共同承办。
——向大。聚力聚势,会议规模扩大。吸引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涉农高等院校和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的农科院所油菜专家,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陕西省油菜产业技术体系专家,以及省内外有关地市农技推广部门的专家,全国油菜种子经营10强企业、知名种业企业、油脂加工企业、金融机构等单位相关负责人,中省媒体记者。在杨凌和汉中两地200多个油菜新品种集中展示观摩,直播平台观看人数突破30多万,国外媒体也进行报道。
——向智。群英荟萃,碰撞思想火花。前四届油菜科技大会,中国农科院副院长王汉中院士、华中农业大学傅廷栋院士、湖南农业大学官春云院士、中国农科院油料所李培武院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康振生院士出席会议并作主题报告。
——向深。深度交流,捕捉合作机遇。大会筛选出科研实力强,具有特色特点的大学和科研院所成果推介路演、全国10强油菜种业企业品种需求展演,实现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面对面对接,促进产学研用深度交流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利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农业总窗口,30多个油菜品种经营权转让(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近5年成功转化19个油菜品种),采取“首次付费+逐年技术提成”方式,品种转让收益近千万,成果转化走出陕西,在青海、四川、甘肃、新疆等有效转化。
回望这五年,凝心聚力、务实笃行的油菜科技大会,更能回答“时代之问”,更能激扬端稳“中国油瓶”的锐气。
五年成长非凡路,使命如山,初心如磐。
全国(杨凌)油菜科技大会,坚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种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踏准时代节拍,融入中国种业振兴、旱区种业硅谷崛起的时代旋律。
“四个陕西”,是拎稳“油瓶子”这道“必答题”的重要答案。陕西,是世界杂交油菜品种的“诞生地”、全国重大油菜品种的“发祥地”、全国杂交油菜种子的“供给地”、杂交油菜科技创新的“孵化地”、杂交油菜种业发展的“赋能地”。
陕西是杂交油菜种业强省,杂交油菜育种研究和产业化开发一直走在全国前列。2022年,陕西省制定《油菜产业绿色革命科技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取得明显成效。陕西以秦创原为创新驱动引擎,以油菜产业技术体系为支撑,以杨凌种业创新中心为平台,育成了一批高产、高油、高质、高效的新星油菜品种,已走向祖国的大江南北、农业生产的田间地头。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厚望在身,使命在心,守正创新的油菜科技大会给我们带来了多彩的场景:
——触发灵感。每年,油菜人齐聚大会这场“嘉年华”,共商油菜产业振兴和旱区种业硅谷崛起大计,交流有成效,理解更深刻,路径更清晰,触发灵感的波涛,卷起振兴路上的巨澜。
——碰撞思想。王汉中、傅廷栋、官春云、李培武、康振生等院士以及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迪兰萨·费尔南多教授等全球专家携最新成果、高端技术前来,激发种业科技创新的思想火花。
——高位推动。当惦记春天开大会成为一种习惯,这便有了一种氛围。有了氛围,就有了希望。陕西省科学技术厅、陕西省农业农村厅、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大力支持大会,连续多年给大会作主办单位,表明了对上合农业基地和旱区种业硅谷建设的坚定态度。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农业科技报》等多家媒体深度报道,拉近了与公众的距离,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撒下希望。大会围绕的油菜科研创新、产业发展、成果转化,举办主题报告、成果推介路演、企业需求展演、品种权交易签约与科企协作签约、杨凌和汉中两地新品种展示观摩等活动,都展现出了种业振兴的希望。
——凝聚力量。陕西省科学技术厅、陕西省农业农村厅、杨凌示范区管委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主办,杨凌示范区科技创新和转化推广局、秦创原农业板块促进中心、杨凌种业创新中心、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国家(杨凌)旱区植物品种权交易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共同承办,高层次、多维度,广视角,交流各方面的见识,集中各方面的智慧,凝聚各方面的力量。
——继往开来。今年是种业振兴“三年打基础”的最后一年,也是扎实推进开局起步的关键一年。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作出了具体部署。刚刚结束的两会,也提出要把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作为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在中国种业振兴、旱区种业硅谷崛起的重要时刻,使命催征,勇立潮头再出发,油菜科技大会将继续高水平、高质量办下去,进一步融入中国种业振兴、旱区种业硅谷崛起的时代旋律,发挥好“强磁场”功能,传递好“向心力”信息,演奏好与中国种业振兴、旱区种业硅谷崛起时代旋律相和鸣的动听弦歌,沿着百年大会的航标行稳致远。
江湖相期,烟霞相许。春日不迟,相聚终有时。使命不辱,征程会有期。让我们期待明年的春天再聚杨凌!
全媒体记者:闫瑜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