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浙江金华市婺城区工坊“大合唱”叩开“共富门”

2023-04-23 10:38:51   

工坊“大合唱”叩开“共富门”

游客在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莘畈乡的“新畈菜园”共富工坊中游玩。 资料图

近日,在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政府会议中心,一场别开生面的“晒进度、拼实绩、创一流”活动正在进行着,14家共富工坊依次亮相,解做法、晒成效、谈计划,角逐六个一等奖,现场打分,直接颁奖。随着分数不断被刷新,悬念被保留到了最后一刻。不少乡镇的组织委员都深有感慨:得不得奖反倒成了其次,关键可以博取众长。比赛结束,各乡镇相互取经成了一道风景。

婺城虽为金华中心城区,但三面环山,山区与半山区占了大半面积。因此,不少村庄都缺乏“造血功能”,如何增加集体经济的经营性收入成为了村庄发展的重中之重。对此,婺城强化党建引领,集合各方政策、资源和力量,推出“婺里红”共富工坊品牌,旨在激活农村闲置资产、闲余劳力,进一步强村富民。

小小工坊,内涵丰富,如今婺城已形成了党委政府、村集体、企业主体、社会组织与农户之间的“大合唱”,合力叩开“共富门”。现在,婺城全区共有50余家共富工坊,结合当地主导产业、龙头企业、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各有千秋,颇具成效。

电商带动产业旺

“有了工坊,销售不愁,我们种佛手更有奔头了。”提起金佛手果园共富工坊,63岁的唐文岳赞不绝口,他种了两亩左右佛手,去年所产的5000多斤果子已全被收购,再也不用担心被压价。

在罗店镇唐村,唐文岳与佛手种植打了20多年交道,算是最早一批种佛手的农户。佛手属于村里的特色产业,也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然而,由于其消费市场存在区域局限,导致种植的佛手一度处于自产自销的状态。

怎样让佛手真正“金光闪亮”?2022年,罗店镇通过党建搭台,以浙江悟园园林有限公司为运营主体,在同创村建立金佛手果园共富工坊,通过开设网店、建设共享直播室,开展统一收购、线上销售、直播服务、技能培训,构建产销一体化发展链条,为种植户提供各种公共服务。

在工坊直播间,补光灯、摄像头、麦克风等直播设备一应俱全。负责人张子建表示,每年5月底佛手青果上市后,直播便会开启,一直持续到翌年春节前夕。平日里,网店则主营农副产品和佛手的衍生加工品。目前,网店月成交量超万单,去年零售额达30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工坊不仅聚集了100余家种植户,还打通了上下游对接运行通道,为18名村民提供了采摘果实、包装产品、快递物流等岗位,人均年增收超3.6万元。有了稳定销售渠道,种植就有动力,工坊为此流转了同创、唐村、迎峰三村195亩土地,一个佛手品种展示基地落地于此,带动周边各村农产品销售100余万元。

农旅融合创意多

在莘畈乡“新畈菜园”共富工坊内,20多位村民在蔬菜基地中忙碌着,开垄、放底肥、翻耕……68岁的祝村村民张奇仙一边与老姐妹们唠家常,一边做着农活,大家有说有笑,不亦乐乎。

“活轻巧着呢,做起来熟门熟路,在家门口一天有130元左右的工资,我特别满意!”张奇仙身板硬朗,农村人闲不住,地头干些活,反倒满身是劲儿,“关键家里家外都能管,有点小收入,总觉得自己还有价值。”

2022年,莘畈乡充分发挥党委“领头雁”作用,与新畈菜园公司共同建设“新畈菜园”共富工坊。这个工坊集蔬菜种植、研学旅行、观光采摘、休闲垂钓、厨艺展示等功能为一体,主打农旅融合,因此用工量大、带动力也强。

香喷喷的烂菘菜滚豆腐,浓郁发亮的萝卜肉圆,满口香脆的葱花肉……游客多了,用餐需求随之而来,农家菜最受欢迎。工坊设置了一个名为“姑蔑厨娘”的厨艺展示区,村里的妇女们来此下厨,大显身手。一道道美味的汤溪菜,着实令人垂涎欲滴。

“汤溪饮食文化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姑蔑国。”带着孩子来工坊游玩的市民余女士告诉记者,通过参观、品尝、体验,孩子对汤溪饮食文化有了直观的认识,对姑蔑国也有所了解。

除此之外,像周末菜园、休闲垂钓、种植科普等区域同样人气十足,自从工坊开张,网红项目一个接一个落地,让周边老百姓大开眼界。原来,还可以这样卖产品、卖风景、卖文化。有人开始效仿,有人路旁摆起小摊,搬出自家土特产售卖。

据了解,共富工坊不仅能有效盘活闲置土地,也带动了村集体和村民增收。目前,“新畈菜园”共富工坊共承包周边祝村、方家等村1000多亩农田,仅土地流转一项,就可为村集体增收30万元以上,每年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120余人,务工农户人均月增收约2000元。

变革重塑促升级

一场春雨过后,连绵青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在沙畈乡“Liao一颗笋”共富工坊的竹林里,一根根春笋正努力汲取养分,破土而出。

沙畈乡森林植被丰富,盛产毛竹。出笋时节,沙畈百姓人均每日可挖笋百斤以上。但由于地处婺城南部山区,鲜笋本身生长周期短,受运输条件限制,村民挖笋售笋的效益难以保障,加工就显得至关重要。

工坊就建在辽头村,这里有250余亩竹笋两用基地,由笋干加工中心对外统一收购鲜笋,再通过蒸煮、切片、烘干等流程,让竹笋摇身一变成为可存储、可待销的笋干,有效延长了产业链。酒香也怕巷子深,工坊又专门设立“共富党小组”,搭建党群种、产、销沟通渠道,形成山林流转、竹笋培育、鲜笋烘干、笋竹销售的闭环。

这套“组合拳”价值何在?工坊负责人曹正跃算了一笔账,每斤笋干售价可达40元,扣除人工、水电、鲜笋进价、包装等成本,笋干加工单日创收达2000余元。2022年,工坊的竹笋经营性收入合计达20余万元,农民人均增收1300元。

沙畈乡党委委员张倩雯表示,为确保品质,突出个性,工坊在制做笋干的过程中,以冒土5公分的鲜笋原料为招牌卖点,规范加工流程,建立管理制度。同时在种植环节,由工坊出面邀请专家团队进驻,系统指导农户科学种植,并传授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竹笋种植实现既高产又高质。

短短时间,沙畈笋干声名大噪,而工坊因势利导,让更多山区好货借船出海。茶叶、箬叶、茶油、蜂蜜、金线莲、黄精、蓝莓等特色产品被齐刷刷摆上展销平台,形成沙畈农特“首店”经济,带动效应越来越凸显。

婺城区委组织部长何军杰表示,共富工坊通过部门集成、镇街统筹、村企协同,实现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以商活村”的变革重塑。一方面,依托劳动力,形成企业和农户优势互补、分工合作格局,实现家门口有活干、有钱赚。另一方面,依托产业,建立健全市场化城乡要素合理流动机制,推动多元产业经营拓展到农村,同时形成了各具亮点的特色品牌,并把小农生产引入高质量发展轨道,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来源:农民日报
编辑:于婷婷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