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诗田文化丨搞活乡村振兴,一定要“跳出”传统对“农”的认识

2022-07-01 11:33:34   

用创意唤醒乡村活力用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近些年,新业态成为农业领域的一大热门。休闲农业、互联网+农业、众筹农业、智慧农业……各种“新词”令人眼花缭乱。这些新业态,究竟靠不靠谱?都发展到了什么阶段?    农业业态是指多元要素融合而成的不同农产品(服务)、农业经营方式和农业经营组织形式。由于农业资源要素的多元性,近年来通过不同方式的资源融合,已催生出服务型、创新型、社会化和工厂化等多种农业新业态,各种业态发展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通过产业链的横向拓宽,产生了休闲农业、会展农业、景观农业、创意农业、阳台农业等服务型农业新业态。

图片

农业,不只在生产环节.“十四五”时期,为促进农业新业态发展,更好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跳出传统思维,对农业新业态从更宽广的业态内涵、更多元的经营主体、更开阔的区域眼光等方面思考和入手。    一是要跳出对农业内涵的传统理解来把握农业新业态。农业新业态无疑“涉农”,但关键是如何理解“农”。关于农业新业态,目前的理解主要是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及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包括乡村景观、自然资源、乡村文化、营养、健康等主题。基于此,农业新业态还应包括围绕乡村景观设计、自然资源管理、乡村文化挖掘乡村康养服务等内容形成的新业态。是要跳出对农民特征的传统理解来把握农业新业态。

图片

长期以来,“农民”指的是具有农业户籍的人,是一种身份认定。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成为一种职业认定。从事农业新业态的人,既可能是乡村传统的农业从业人员,也可能是外出务工返乡创业人员,还可能是有志于这一行业的城镇人员。只有跳出对农民特征的传统理解,农业新业态就业创业培训和支持等方面的政策思考和设计才能更有针对性。

图片

三是要跳出对农村区域的传统理解来把握农业新业态。跳出了对农业内涵和农民身份的传统理解,就意味着跳出了对农村区域的传统理解来把握农业新业态。农业新业态的着力点应该放在城乡融合发展框架中来考量。农业农村现代化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之间密切关联、相互促进。西农业新业态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和乡村产业布局的合理调配,农业新业态的产业链不一定也不宜都建在乡村地区,必须充分发挥城乡两个区域各自的产业优势,实现城乡产业融合联动。要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统筹县域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基本农田、生态保护、城镇开发、村落分布等空间布局,强化县域综合服务能力,把乡镇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实现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

图片

只有这样,乡村才可能成为产业兴旺之地、城乡居民宜居之地、消费之地。

只有跳出对农村区域的传统理解来把握农业新业态,从城乡一体化的角度来设计和布局农业新业态,农业新业态才能真正做大做强。

来源:诗田文化
编辑:张静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