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一个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守正创新之道

——上海绿椰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启示

2023-05-08 16:04:25   

十年时间,合作社基地面积从100亩扩大到802.8亩,绿色产品率超过70%,获得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荣誉;这期间,“门外汉”成了远近闻名的蔬菜经营好手,并多了一个令人刮目相看的身份——智能化、数字化、模块化鱼菜共生系统专家。乡村振兴时代,资源和机遇向乡村集聚,经营主体和合作社快速成长的例子并不少,而像上海绿椰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这样几乎全凭自身探索实践,用十年时间就积累下布局全国市场的竞争力,确实少见。

“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一定要走稳生存、发展、提升三步,通过守正创新走好这三步,热爱三农的情怀才不至于在现实面前消退,振兴乡村产业的人生追求也不至于半途而废。”上海绿椰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永军说。

先生存后发展是农业创业的守正之道

在农业科技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快速进步的当下,现代农业依然改变不了投入大、附加值不高、回报周期长的特征,在寸土寸金的上海从事蔬菜种植经营,如果不能深刻理解行业特征,“摔跤”的概率很大,跌倒了无法振作的例子不少。

“当时村里动员我们合作社把400亩地全流转了,第一时间形成规模,提高竞争力,我思考再三只流转了连片的100亩土地,跨界进入蔬菜种植行业,一定要先学会生存。”回想起当年信心十足跨入农业却不得不谨小慎微的心态,刘永军露出会心的笑容。

2011年刘永军决定跨界进入农业时,虽然是一位实打实的农业经营“门外汉”,但是在城市园林绿化领域已是小有所成,因此,经历过市场大浪淘沙的他对规模效益的认识是不浅的。然而,刘永军仍作出了只先建100亩大棚蔬菜基地的决定,除了资金有限,他和他的团队认识到,积累蔬菜种植技术和销售经验比扩大规模更重要,要把资金用到刀刃上,基地全部实现设施化,稳扎稳打。

就这样,直到4年之后的2015年,团队才开始扩大规模,而且,第一次扩大规模仅迈出了一小步,设施蔬菜基地面积增加不到80亩。对此,团队成员没有一个表示遗憾的,在他们看来,这不是发展缓慢,而是专心于摸透蔬菜行业。

正是因为摸透了蔬菜行业,合作社产品虽然没有独特的排他性优势,但合作社始终保持盈利的能力,规模的逐步扩大也建立在稳定盈利的基础上,不是单纯靠追加投入。

数据显示,2022年,绿椰专业合作社基地面积达到802亩,经营收入超过4200万元,连续实现净盈利。这一切,并非建立在品类和产量优势上,而是得益于主业的绿色高效。

为了提升主业的绿色高效,刘永军和团队通过拥抱品牌电商渠道实现订单农业的创新实践,也成为一段佳话。他们的创新实践,不但推动合作社优质产品获得了应有的附加值,还推动地标产品“练塘茭白”拥抱电商。同时,因为创新,绿椰品牌的知名度影响力快速提升,带动了上海市青浦区练塘镇传统生鲜产品的销售,真正体现出农业企业以品牌影响力振兴一方农业产业的责任担当。

“当然,主业的高效只是合作社生存的基础,要达成发展和提升的目标,必须拥有别具一格的产品和竞争力,合作社研发的智能化、模块化鱼菜共生系统,就是这样的产品,是我们的竞争力。”刘永军说。

坚守农业企业创新的量、质俱增之道

“绿椰合作社于2016年获评上海市级示范合作社,2021年荣获国家级示范合作社称号,这两个时间节点正好对应着‘鱼阡陌’品牌的技术突破和成熟,这不是巧合,是必然。”刘永军总结合作社十年完成“三级跳”,非常肯定地说。

刘永军第一次听到鱼菜共生概念是在2014年的一次培训课上,当时,鱼菜共生是个比较前沿的话题,国内掌握鱼菜共生系统技术的人士还很少,参加培训的职业农民听完都很兴奋,付诸实践的,只有刘永军一个。

刘永军回忆,他迷上鱼菜共生概念并在阳台上做试验的那段日子,是合作社最艰难的时期。因为扩大规模,资金、精力投入都比较大,甚至一度到了资金链断裂的程度,不管是家人还是团队成员,对他痴迷鱼菜共生系统颇有微词。

但是,刘永军坚信,只有创新才有可能形成特色产品,拥有特色产品才有可能提升合作社竞争力,况且,鱼菜共生系统原理并不复杂,也已经有人研发成功了,他不应该浪费这么好的机遇。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刘永军完成鱼菜共生生产试验系统研发,2019年突破了模块化鱼菜共生技术障碍,2020年顺利攻克智能化、数字化、模块化鱼菜共生集成系统难关,并在上海市青浦区练塘镇芦潼村基地建起了2200平方米的鱼菜共生大棚基地。

记者了解到,鱼菜共生大棚基地是刘永军和团队发明的11项国家实用新型技术专利的结晶,在这里,一个40立方米的圆桶能产出相当于一亩鱼塘的鱼,无土的一平方米“菜地”能高产生菜、锦绣苋、西洋菜等多类绿色蔬菜。通过云平台,大棚内每套鱼菜系统都能实现空气温度、水溶氧量、pH值等数据的实时监控,一旦某一项指标出现问题,便开启自动报警,管理人员收到信息后可以第一时间采取措施。

在云平台大屏幕前,一个制作精细的智能沙盘全面展示了鱼菜共生系统,记者一问方知,该智能沙盘是合作社为向全国推广该系统而作的准备,合作社希望加强推广,让全国各地的农业经营者能尽快分享该生态高产高效系统的价值。

启示

十年磨剑,“门外汉”变专家,合作社升级为国家示范社,合作社以获得附加值为目标的带动作用即将从上海市青浦区练塘镇向全国辐射,绿椰专业合作社的高质量发展为广大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了以下几个启示:

落实先生存后发展再提升的守正创新之道,蔬菜种植经营者就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理想和追求。在做同样蔬菜品类的情况下,绿椰合作社从100亩大棚设施蔬菜基地起步,并用四年多时间摸透蔬菜产业链各环节再开始扩大规模,整个经营过程都没有出现主业亏损的情况,较好实践了先生存后发展的稳健作风。发展阶段除了探索合作社绿色高效的经营模式,还及时认识到鱼菜共生的先进性和可行性,于是排除万难坚持研发。这一切创新实践,本质上是刘永军和他的团队始终坚守生态高效经营理念的具体贯彻,从而使他们在一众蔬菜经营户中崭露头角,最后脱颖而出。

守正创新方是合作社形成价值“洼地效应”的最佳路径。刘永军和他的团队跨进农业成立绿椰专业合作社时除了有构建100亩设施大棚的资金,可以说什么都不懂,什么资源也没有,因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围绕发展创新探索经营模式、产品附加值,最终成就了独具特色的鱼菜共生系统产品。合作社所有的创新符合生态循环绿色高效时代趋势,自然得到青浦区、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及社会各界的关注,成功获得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的支持,是水到渠成的事。

研发成功后,因为鱼菜共生系统的价值及市场推广竞争力所在,没有媒体资源的合作社先后得到《农民日报》等媒体的关注,也是“洼地效应”的应有呈现。

坚守企业是创新主体的理念。刘永军迷上鱼菜共生开展艰难试验的那个阶段,他并不孤独,因为还有其他上海农业经营者同时在创新研发,而基于模块化、智能化、数字化迭代并形成具有市场价值和竞争力的鱼菜共生系统产品的,刘永军是上海唯一的成功实践,在国内也不多见。坚守企业是创新主体的理念及行动是刘永军和他的团队修成正果的关键,因为抓住了这个关键,五年创新路上,刘永军得到了上海市各级政府部门和科研人员的关心支持,他和他的团队的创新始终围绕市场需求,没有迷失方向。

来源:农民日报
编辑:于婷婷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