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4 15:45:34
王淑娥胶州市北京路小学教师,自1994年毕业后一直任班主任,同时任教语文学科。工作中她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正是凭着不懈的追求与努力,她出示过青岛市、胶州市公开课,优质课、一师一优课也多次获奖;多次被评选为胶州市首席班主任,还荣获过青岛市优秀班主任、胶州市教学能手的光荣称号;辅导的学生也多次获省、市、县的奖励,她本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2022年9月她怀揣教育的梦想与激动,踏上了甘肃徽县的支教旅途,奔赴一场山海之约。
一、默默耕耘 静候花开
从层林浸染的秋天到遍地金黄的油菜花开,半年多的支教生活已经悄然而逝。回顾过往,每一天都在忙碌与充实中度过,但她内心更盛满满满的感动、幸福与沉甸甸的收获。
王老师所支教的学校是徽县城关镇中心小学,接手一年级。这对于执教近30年但从没有接触低年级的她来说,处处都充满挑战。一年级的教材不熟悉,低年级孩子的管理、教育也是陌生的。开学第一天,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就给她来了个下马威,说什么都不进教室。趁体育老师整队时,她拉着小男孩的手和他聊天谈心,搂搂他,鼓励他。慢慢地这个孩子也走进到队伍中,和孩子一起练习站队。练习时他时时瞄王老师一眼,仿佛在寻找一种力量。王老师回他一个大拇指,孩子就露出一个浅浅的微笑。从此以后,这个孩子只要一看到王老师就仿佛遇到了亲人,拉着王老师的手,再腆着笑脸甜甜地叫一声“王老师好”。
刚入学的孩子自由上课没规矩,她就创编了很多小口令,通过简单互动的口令来管理孩子,孩子们就会迅速按照指令做好。为了更好管理课堂,她还自学了很多小游戏用在课堂上,丰富学生的课堂生活。一句句表扬让孩子们乐享于她的课堂。有孩子上课不听讲,做小动作,行动拖拉时,她一般不批评孩子,而是表扬“谁的眼神真专注,谁听讲最认真,谁拿出本子静静坐好了”。在一句句表扬声中课堂既秩序井然又充满生机与活力。“费曼学习法”提倡用输出倒逼输入,让孩子成为课堂的小老师就是最好的践行,一位位小老师在课堂上悄然诞生。她守望麦田,不是为了收获,而是把自己融入那无尽的麦浪。对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孩子,王老师就耐心为孩子们补课,不让每一个孩子掉队。对待学生作业她更是精益求精,只要布置的作业,她全批全改,不敢有丝毫的懈怠。特别是学生书写,教时细致指导,写后精心批改,经过半年多的学习,几乎班内每个孩子都能写一手漂亮的铅笔字。最慢的步伐不是跬步,而是徘徊;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而是坚持。她用自己的执着与耐心默默耕耘、静待花开。
二、赋能课堂 提升素养
低年级怎么教,这对王老师来说是难点,用她自己的话来说,一切从零开始,年过半百再学艺。刚来时,她主动和级部柳主任求助——让有经验的老师带带她。经验丰富、才气十足郝老师成了她师傅,听郝老师的课,与全组语文老师请教、讨论,在他们的带动下她很快上手了。
去年刚开学时,王老师所带的班级没有电子白板。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她就自己动手制作图片、卡片,购买磁铁拼音卡片、拼音格与生字格。采用直观性教具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提高低年级孩子的注意力。白天她在学校听课、研讨、批阅作业,晚上回到宿舍她就再次认真钻研教材,同时在国家中小学平台中听课,特别是拼音部分,她做到了不听平台的课,坚决不上课。密密麻麻的记录就是她精益求精的最好证明。虽然没有白板,但她把拼音课上的既简单又充满趣味。
特级教师管建刚的家常课是北京路小学这两年不断探究学习的新教学方向,王老师也把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带到了她所任教的班级。孩子们没有学生版任务单,她就把这些内容制作成课件,让孩子对着屏幕完成“习”的任务。一句句变化多端的小口令,一次次全身心的朗读,一句句贴切而生动的夸奖……虽然只有两个月左右的学习使用,但学生们上课更有序了,会听讲、会思考、会读书的同学更多了。
为更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她还带领孩子们每天进行阅读打卡。去年在班级中她还让孩子们按照顺序循环讲故事,每天一名同学。一轮结束后,又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讲故事,然后推选组内最优秀的孩子代表本组进行全班“讲故事大王”评选。古诗考级比赛、诵读童谣和儿歌、寻找春天……一系列多姿多彩的活动,既为课堂赋能,又丰富了学生的积累,激发了他们乐于表达的欲望,提升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精心教研 共赴美好
教而不言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在教研活动中,王老师一直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在新教师跟岗学习期间,她是一位跟岗教师的指导老师。她说:教一年级我也是新手,我们一起研究、学习。她们一同研究、讨论教材,为跟岗老师指点迷津。为尽快带好跟岗老师,她们还一起互相听评课,共同交流学习。
在去年“卓越工程”杯教师赛课活动中,她又承担自己组内赛课教师雷老师的指导老师。雷老师以前没教过语文,在赛课老师面前,她是十足的新手。王老师就和雷老师对赛课课文一点一点进行解读分析,和她一起梳理教案、制作课件,与她一起讨论如何上好一节课。正是有了这样的交流学习,雷老师很快就步入正轨。赛课后熟悉雷老师的教师都说,她真正像一名语文老师了。指导老师的任务虽然已经完成,但雷老师在平日教学中还不忘时时和王老师进行教学讨论,王老师也总是毫无保留把自己的经验告诉她。在互相学习中彼此都得到了成长。
今年“美彦”杯组内赛课,她同样和老师们一起进行组内磨课。同时把北京路小学合作教研的方法毫无保留地分享给老师们,真正发挥集体的力量,一人上课,全组齐上阵,真正评课,真正研课、磨课,实现合作力量的最大化。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工作期间她更是主动学习徽县城关小学的优秀做法,同时也把东部的先进经验带到这里。10月中旬为老师们带来语文新课标的新理念,同时做了《任务驱动 提升核心素养》的主题讲座;11月中旬,就胶州市北京路小学集体备课和合作学习的理念与领导老师进行了交流;11月初还为老师们带来实用性阅读方法——《记叙文的阅读策略》主题讲座。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未邻。一次次交流是思维的火花,是智慧的碰撞,醉心教研的她,在成就他人的同时,更提升了自己。
四、党建活动 扮靓生活
来到徽县,王老师也加入到“胶”相“徽”映党支部这个新“家 ”。在这个新的组织中,党支部带领大家学习党的新文件、新思想和新形势,让全体成员们时刻以党员身份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站位。党支部还利用周末时间积极开展各项党建活动,丰富全体成员的生活,让成员们感受到了党支部的温暖。除参加党建活动,王老师和郑盛芝老师还承担了党建活动公众号的撰写,在一次次活动中提升了自身学习力。在党支部带领下,她时刻牢记东西协作的使命担当,努力为东西协作增枝添叶。
山海永相携,执手永同行。支教不仅是一次丰富的阅历,也是一股新鲜的血液,更是一次心的飞跃。支教的日子,孩子们硕果累累,她也桃李芬芳。支教的生活,就像一杯清茶,没有华丽的色泽和醇厚的味道,淡淡的清香却让人回味无穷。人生几何,岁月匆匆,她感谢生活让自己有了这种经历,谈起支教感受,她说:“简单并快乐着,平淡并享受着,付出并收获着。”(徽县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