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甘肃渭源锹峪:聚焦特殊群体 倾力纾困解难

2023-05-26 12:22:50   

春日的寒峭还没有离开,在渭源已是立夏。又到了城市开启夏日旅游模式了,慢慢地来村里旅游的人也多了起来,处处活力可见。可与之对应的,却是安顿好庄稼的农民,作为最后的一批务工人员的离开。村上的那些留守儿童又得开始在爷爷奶奶的陪伴下学习生活,大约持续半年之久,如此年复一年。不过,在党委、政府的关怀下,他们的生活也渐渐增添了些许温暖和关怀。

20230526122441792-95-277b1.png

20230526122441581-73-ecd18.png

省财政厅干部和裕丰村村两委慰问留守儿童

家住渭源县锹峪镇新丰村阳山沟社的王梓妙(化名)小朋友就是该村留守儿童之一,从去年9月份开始从新丰小学转到锹峪二小读书,上下学需要大人接送。她的姥爷患有强直性脊柱炎,行动本不算便利,可去年还因为割草误伤了脚,这让接送王梓妙读书困难了许多。姥姥则要操持家务,养牛种地,家里重担都落在她一个人肩上。还有王梓睿(化名)的父母离婚了,她由妈妈抚养,但迫于经济压力,妈妈每年都要外出务工,只能托姥爷姥姥照顾她。镇村干部组成的志愿者慰问她时,发现年幼的她比较内向,据说在学校也不爱多说话。

20230526122559903-80-20fd9.png

省财政厅干部和乔阳村村两委慰问留守儿童

当王梓妙在自家院里看到村干部为她带来的书包和衣服时,内向的她也露出了笑容,问她喜欢吗,得到的是连连的点头。王梓妙的姥爷激动地说:“如今的政府在关心农民方面真是好得很,连留守儿童都有福利,这份感情真是让人心里暖洋洋。”

20230526123147790-29-67754.png

20230526123147581-24-16365.png

裕丰村村两委及社工志愿者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王强(化名)家打扫主房卫生

20230526122704316-83-37625.png_scale_.png

20230526122704161-35-6e993.png

志愿者为王强(化名)家打扫走廊

渭源县锹峪镇裕丰村的王强强(化名)小朋友今年12岁,就读于渭源县河口学校六年级,他的姐姐17岁了,患有先天三级肢体残疾,在渭源县特殊教育学校读七年级,他的爷爷今年也已78岁高龄,父亲于2022年因病去世,母亲先天智力二级残疾,针对王强强(化名)小朋友家的情况,村“两委”组织志愿者每月对他们家的环境卫生进行清扫,每月及时发放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1080元,每年12960元。他的爷爷和母亲因无劳动能力享受一类低保,每人每月465元,每年共计11160元,同时落实好其它各类扶持救助政策,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20230526123147537-84-0a4d2.png

曹家庄村村“两委”、妇联、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慰问留守儿童

在全镇像王梓睿(化名)情况一样的留守儿童还有81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9名,针对每个小朋友的家庭情况制定了对口“关心关爱”活动计划和帮扶计划,通过帮扶单位省财政厅帮扶、政府筹措、村集体经济出资等多种方式,帮扶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每年购买了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和衣服,将政府的关爱及时送到他们身边。同时针对每个人的家庭情况,及时落实低保、民政救助等政策,通过健全机制、建立平台、凝聚合力,把“协作、精准、关爱”贯穿于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的全过程,探索形成了党政领导、民政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力量深度参与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新格局。

20230526123147592-55-9ea2e.png

曹家庄村村“两委”、妇联、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指导留守儿童写作业

近年来,渭源县为了实现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救助工作常态化,成立乡镇未成年保护工作站16个,配备乡镇儿童督导员16名,选优配强村(社区)儿童主任217名,217个行政村12个社区设立下属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妇女和儿童工作委员会)并明确村(居)委会主任为儿童主任,全面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力度,同时建立并不断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基本情况数据库,形成了信息共享的工作体制,构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网络,实现了儿童关爱保护服务体系全覆盖,让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实现有章可循、有钱做事。

就让我们坚持关爱之举,时常去温暖儿童之心吧!(供稿:锹峪镇 杨秀萍 朱彦东)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任军辉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