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驻村干部笔记】驻村书记是退伍女战士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贾村镇郑家山村驻村第一书记谢新梅的驻村笔记

2023-05-26 15:27:02   

我叫谢新梅,是宝鸡市陈仓区贾村镇郑家山村驻村第一书记,也是全国18.6万名驻村第一书记中的一员。

20230526154305951-92-bfad0.png_scale_.png

保尔柯察金曾说过:“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段曾经激励了无数人奋发向上的名言,也时常萦绕在我的耳边。翻开一本本驻村日志,从昔日的脱贫攻坚到今日的乡村振兴,一路走来,虽有太多的酸甜苦辣,但最令我自豪与感动的,便是不断学习成长,与村两委并肩战斗,带领乡亲们奔向幸福的时光……

20230526154300640-65-f61da.png

2019年春暖花开的季节,我带着组织的殷殷嘱托,舍下年仅3岁的儿子,毅然背起行囊,开启了我的驻村第一书记生涯,那一年,我32岁。

还记得刚到村上的时候,虽然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想到了农村和机关的不同,但还是被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弄得措手不及。“这么年轻的女娃,来农村干啥呀?”听到这样的话,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面对乡亲们怀疑的眼神,我开始难受,甚至有了退缩的念头。还好有老会计及时开导我,使我鼓足勇气选择前行。凭着退伍军人骨子里的坚韧,我暗暗发誓:一定要用实际行动,让乡亲们打消怀疑,接受我,并信任我!

20230526154300739-3-ee84b.png

“共产党员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生根、开花。”从此,我开始放下娇气与柔弱,选择了勇敢和坚强。我心系百姓冷暖,扑下身子深入农户访急问苦,在调查研究、关注民情中履职尽责;我协同村“两委”,上跑下达,大抓项目,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密密麻麻的工作日志,承载的不仅是岁月的更迭,更是一路走来的磨砺与成长。脱贫攻坚以来,我累计争取并落实村级经营类、公益类、到户类项目11个,合计资金627万元。乡村振兴工作以来,我立足现实谋长远,克服重重困难积极争取项目资金130万元,先后启动完成村路、党群服务中心改造等项目建设;我认真梳理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常态化变“上跑”为“下办”,牢牢守住返贫底线;我立足职能,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累计争取单位支持8.3万元共创共建美丽法治新农村;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组织动员村民栽种大豆、玉米等秋粮3700余亩,有效巩固粮食产能。我一心为民,积极向有关部门争取经费80万元,彻底解决汛期塌方隐患,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我们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中流砥柱,更是走在乡村振兴一线的“排头兵”,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践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20230526154258784-84-05cd4.png

总书记说,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对于每个负重前行的人,“硬核人生”都饱含着汗水和泪水,都浸渍着酸甜苦辣。回首坎坷的驻村之路,亦有滚石上山时的艰难,亦有爬坡过坎后的喜悦;亦有“山穷水尽疑无路”的迷茫,亦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但无论经历多少挫折与磨砺,心中的信念依旧坚如磐石。从脱贫攻坚战线到乡村振兴一线,一路踏着春天的脚步,带着泥土的芳香勇毅前行。坎坷的一路,离不开领导、同志们的鼓励支持,亲人们的叮咛嘱托,朋友们的倾情相助。谁说女子不如男?巾帼也能绽芳华!

今年,我37岁,8岁的儿子时不会叫我一声“谢书记”,嬉笑之余,我暗自欣慰。欣慰于我为孩子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欣慰于让年幼的他懂得了自己的妈妈在从事着一份既平凡而又光荣的事业,那就是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的驻村第一书记。

20230526154255950-2-36845.png

来源: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颉魁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