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关中名马追风便 竞驰骏逸柳林来

——宝鸡柳林骏逸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破茧蝶变速写

2023-05-27 13:19:51    农业科技报社 记者 赵明非

20230527133041607-74-673de.jpg_scale_.jpg

中央《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指出,必须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要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聚焦优势特色物种,以种质资源保护为基础,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确保种源安全。

五月的渭水之畔,生机盎然。雨后的天空明净如洗,骄阳之下,成片的麦田穗头饱满,傲然挺立,整齐排列,一幅迎接即将到来的夏季丰收景象。在地处法汤旅游专线公路西的眉县横渠镇土岭,宝鸡柳林骏逸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关中马保种场(宝鸡市农牧良种场)大隐于此。场内道路两旁挺立的大树,院落里的几幢工字型屋顶的建筑,还有一排古老独特的双列式石头穹拱窑洞马厩,高大俊俏欢快地跑着圈儿的种马,让这里既保留有过往岁月的沧桑印记又充满着新时代的勃勃生机。

20230527133041516-42-9847a.jpg_scale_.jpg

20230527133112269-59-51d8b.jpg_scale_.jpg


“未明龙骨骏,幸得到神州。”

现代研究认为,马的祖先始祖马最早生活在北美的森林里,以嫩叶为食,进化到中新世时出现草原古马,逐渐适应了草原生活,并以干草料为主要食源。陕西良马选育,始自周秦,但史上最有名的,应是汉朝张骞出使西域发现汗血马以及汉武帝为马种改良发动的争夺汗血马种的国家战争。相传汉武帝刘彻娴熟弓马,对良马特别喜爱,他把西域良马引种到关中一带,从而大大改善了军队的骑射装备,也让卫青、霍去病率领汉军骑兵长途跋涉、纵横驰骋屡战屡捷的英雄故事流传至今。

沧海桑田,白驹过隙。上世纪三十年代,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和杨虎城将军共同筹备国立西北农专(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时,明确提出农校必须建有马场供科研教学实践。于右任亲自聘请马学专家沙凤苞先生出任原国民政府农林部直辖第一役马繁殖场场长(后更名为“柳林滩种马场”),这是民国时期唯一非军事系统却担负改良马种任务的国家马场,就是今天的关中马保种场的前身。

20230527140438206-98-6f905.jpg_scale_.jpg

20230527133813972-50-8ab88.jpg_scale_.jpg

民国初创的马场极为简陋,沙凤苞先生更是不顾五旬之年,生死不顾,废寝忘食,以求援得来的蒙古马、及自宁夏、新疆伊犁引进的马群,与关中老辈人所称 “唐马” 的本地马作为母本进行马匹培育选育,率中国现代化育马之先,也才有了关中马最初血脉的记录。

新中国成立后,关中马的育种保种工作翻开了崭新一页。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管理权属和市场需求变化,原“柳林滩种马场”也是几度迁址、易名。先后命名为“陕西武功种马场”、“陕西省柳林滩马场”、“宝鸡市柳林滩马场”、“宝鸡市农牧良种场”。为增强实力适应市场发展,保障关中马保种的各项需求,2021年底,改制后的宝鸡柳林骏逸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应运而生。

20230527143623882-19-1e65f.jpg_scale_.jpg

20230527133042838-82-1424c.jpg_scale_.jpg


“自有千金价,宁忘伯乐酬。”

关中马品种曾用名“关中挽马”,是我国在陕西关中地区育成的挽乘兼用型地方优良品种。20世纪50年代初,关中地区农业生产和物资运输日趋繁重,需要培育具有体大、力强、速力快的新类型马,于是引用良种公马对当地马进行多品种复杂育成杂交,以期培育一个具有较强挽力、步伐轻快、外形结构好、体质干燥结实、能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挽乘兼用型马。

从1950年开始,采取了先轻后重的多品种杂交方式。先选用布琼尼马、卡拉巴依马和苏高血马等轻型品种公马与本地母马杂交,获得一批轻型二代改良马。1958年开始,又选用大型和小型阿尔登马公马再对二代轻型改良马进行复杂杂交,以加重体型,提高挽力。1965年开始,以同质选配为主、异质选配为辅的选育方法,进行横交,使马群的体尺、体型结构、外貌特征趋于一致,具备了力速兼备挽乘兼用型马的特点。1970年开始,全部母马转入自群繁育后,采用闭锁繁育,用三个不同血统的公马,以中亲选配为主,适当进行近亲选配,逐步巩固所获得的优良遗传性状,使群体达到基本一致。1982年10月,由陕西省农业厅组织“关中马品种鉴定小组”进行品种鉴定和验收,认为符合育种指标,具有预定特征,确认为一个新品种,正式命名为“关中马”。主持关中马品种鉴定会的鉴定组组长、中国马学泰斗崔淯溪先生对该品种给予了高度评价:“陕西关中马成功重现了汉、唐马的外形特点,是我国汉唐骏马之雄姿再现,是我国马类珍贵的资源”。

20230527133041658-89-e34ae.jpg_scale_.jpg

20230527133158668-32-ddac4.jpg_scale_.jpg


“虽知殊款段,莫敢比骅骝。”

“关中马”品种特征明显,体质干燥结实,结构良好,禀性温驯,有悍威,毛色以栗、骝毛为主,和蒙古马、伊犁马等相比,关中马四肢健壮、体格高大,堪称国内少有的骏马,是妥妥的“马中美男子”。长相高大帅气的关中马品种性能同样优秀,关中马有比较好的挽力,运步轻快,富有持久力,同时,保持了本地马耐粗饲和适应性强的优点,且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均良好。这些品种性能优点的保有保持,完全得益于关中马场几十年来对科学育种保种理念的执着坚守。

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科学决策,科学管理。从民国时期第一任场长,到今天的公司管理层,专家教授参与治场的优秀传统一直被完整地继承了下来。关中马保种场历年组织马匹评分登记和等级鉴定,都是专家教授和马场的技术人员一起共同实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长期为马场提供技术支持,组织开展现场教学和学生实习,近八十年来,马场与科研院校始终是产、学、研高度紧密的结合。

20230527140448319-82-038d8.jpg_scale_.jpg

20230527135357117-69-20ac0.jpg_scale_.jpg

20230527135407304-78-6e4c4.jpg_scale_.jpg

如今,当回头来看关中马的培育保种进程,惊讶地发现每一个育种阶段都及时踩在了正确的节点上,更没有犯过技术方案和育种方向的错误,这堪称马匹育种保种的经典范例。而在这成绩的背后,是与杨化农、董光明、邱怀、常洪、汶汉、侯文通等这些闪亮的专家名字密不可分。

冯忠虎,宝鸡柳林骏逸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工会主席、综合办公室主任,1993年从宝鸡农校毕业后分配到关中马场工作,30年来一直在马场兢兢业业,坚守至今,见证了马场从市属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到市属企业的转变。他介绍说,专业的技术力量支持和豪华的专家团队使关中马坚持了科学的选育保种。常洪教授专门为马场制定编写的关中马五十年保种计划、侯文通教授的降低关中马近交系数的办法,引入外血、导入杂交等技术措施,都在育种保种工作中得到了认真落实,也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数十年始终由育马专家制定方案、由养马专家管理马场、行政后勤服务马场,近乎刻板的坚持和严格的选育保种计划是实现成功的不二法宝,成就了关中马在数十年马业发展起伏的周期里,始终稳健自信地走在自主繁育保种之路上。”冯忠虎短短的几句话里,道出了保种场人的艰辛、坚守和自信与自豪。

是啊,无论是那段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峥嵘岁月,十年特殊时期的艰难险阻,还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压马上牛风”席卷全国各地育马场凋零飘落的环境下,正是一代代专家技术人员、马场干部职工们的坚守和努力,关中马才并没有像其他一些培育品种一样散失殆尽。那些情系关中马育种保种的人们,初心不改,薪火相传,贡献出巨大的力量,书写下许多壮怀激烈、感人至深的英勇篇章。

20230527133112266-39-8007f.jpg_scale_.jpg

20230527144925948-45-0ba0b.jpg_scale_.jpg

20230527133023490-91-cb8ea.jpg_scale_.jpg


“若遇追风便,当轩一举头。”

社会进步,产业发展,使得马的用途也发生了很大转变。如今,作为陕西省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关中马保种场当前存栏78匹,承担着我国关中马的保种、繁育和研究工作。近年来,随着政府保种补贴资金的降低和喂养成本的逐年增加,宝鸡柳林骏逸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发展奶牛养殖、农作物良种扩繁示范、饲草种植等,壮大企业实力,破解关中马保种场一直存在的生产资金严重不足的困境。

“做好关中马种质资源保护,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只有做实企业、做大产业,才能更好地保障育种保种,让国资增值,让职工受益。针对横渠土岭关中马保种场的区位优势,结合马场周边的产业布局和关中马的品性特点,我们提出了建设“关中马现代农业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项目计划,并积极推进项目尽早落地投产。” 宝鸡柳林骏逸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苏晓鹏向记者介绍了公司新的发展计划。

从编制的《陕西宝鸡关中马现代农业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项目建议书(2023—2025年) 》内容来看,项目规划总占地100亩,以太白山5A级景区为依托,在现有关中马场址地建设现代农业生态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项目包括保种生产区、马术体验区、展示交易区三个板块。该项目旨在填补太白山景区空缺,扩大地域文化影响力,深度挖掘太白山及周边文化特色,在现有产业和自然景观的影响下,着力打造一个具有关中马特色和太白山旅游文化的现代农业生态文化交流中心、产业中心和传播中心。

按照项目计划,保种生产区占地30亩,将按照国家种质资源保护项目要求,改造、修缮窑洞厩舍和关中马现有厩舍,打造具有关中民俗建筑特色的关中马保种园,提升马匹舒适度,建设现代化标准畜牧种质资源保种场,做好关中马保种工作;马术体验区占地10亩,将建成具有竞技比赛规格和娱乐观光相结合的跑马场,配备先进设施设备,用于马匹规范化调教和游客骑乘等;展示交易区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占地10亩集管理服务、休闲观光与商业化经营及附属设置为一体的园区管理中心,二是占地50亩建设集马文化、太白山自然景观、关中民俗手工艺品、关中特色民宿及特色小吃为一体的特色文化、美食一条街。

20230527133023572-59-9949c.jpg_scale_.jpg

20230527140732015-23-5252a.jpg_scale_.jpg

20230527133042994-99-3a084.jpg_scale_.jpg

作为项目建设计划主导公司的主要负责人,苏晓鹏介绍说,关中马是国家确定的现代育成马品种之一,是种质资源保护的重点项目,公司40多年致力于关中马保种,有着丰富的保种经验,公司拥有的2000多亩土地资源,既是打造现代农业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的重要条件,也将成为项目建设的绝对优势。同时,苏晓鹏董事长也竭诚欢迎有实力、致力于现代农业发展的个人和企业加入,响应国家“一路一带”和“新丝绸之路”发展倡议,力争把项目影响力扩大到“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从原始的农耕役用、到后来的战争、挽用,再到今天的竞技比赛、休闲骑乘,马以其聪明、机警、忠诚渐渐成为了人类的“密友”。关中马力速兼备,重而不笨,甚至有些呆萌极具亲和力,具有发展为游乐马的良好前景,随着关中马现代农业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项目的落地建成,圈养在马厩的关中马也将踏上新的舞台,马场保种工作也将迎来质的飞跃。

20230527142622393-43-395ce.jpg_scale_.jpg

20230527133023450-41-15f66.jpg_scale_.jpg

20230527133023506-98-a441b.jpg_scale_.jpg


忆过去星火燎原,向未来生机盎然。《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的总目标,这对于种业企业来说,可谓是时不我待,任重而道远。采访中,记者获悉了一个对骏逸农业公司未来发展或许有利的信息,那就是由宝鸡市国资委牵头,新组建成立了宝鸡市农业发展集团公司,宝鸡柳林骏逸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全资子公司划入其中。

采访结束返程,回望渐行渐远的关中马保种场,远处是苍山如黛的秦岭主峰太白山,近处是日渐成熟的连片麦田,眼前则是向北而行宽阔笔直的法汤专线公路,想起那些高大悍威、温顺呆萌的关中马和筹划中的跑马场,情不自禁的朗诵起唐朝诗人李贺的咏马诗句,“香幞赭罗新,盘龙蹙蹬鳞。回看南陌上,谁道不逢春? ”(全媒体记者   赵明非)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赵明非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