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甘肃成县:“忧心事”变身“暖心事”

2023-05-30 12:34:24   

初夏五月,万物风华,走进甘肃省陇南市成县黄渚镇茨坝村,目之所及,白墙黛瓦、田陌交错,东河沿村而过,水波粼粼、漫水桥联通东西,人们三五成群在河岸边谈笑风生……

20230530124106138-41-28288.png

说事亭里议民事   黄渚镇供图

“上次在说事议事会上,我建议给大柳坝社修一道桥,村上群众出行就方便多了,没想到这么快就修好了,以后就算是汛期,也不用像以前一样担惊受怕了。” 成县黄渚镇茨坝村村民周云霞乐呵呵地说道。

“最满意的就是修好了漫水桥,方便得很,我对政府办事的方式和效率都很满意!”在群众满意度回访中,茨坝村的老支书孙旭东第一个发言说。

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就是村上要重点关注并全力推动解决的问题。接到群众要求修便民桥解决出行难的问题后,村“两委”班子进行了深入研究讨论,多方寻求解决的办法。最终由成县茨坝须弥山实业有限公司出资26万余元,出动挖掘机、铲车等共计3台,村上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在爱心企业帮助下,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20230530124122644-95-c8e93.png

柏湾村小巷道硬化解民忧   吕旭亮摄

像这样群众说事、村两委班子听事、政府企业携手办事的场景,仅仅是成县黄渚镇解决民生问题的一个缩影。为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米”,该镇以兜牢民生底线,补齐民生短板,从村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等方面出发,多方协调,将村民呼声较高、亟待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摆上台面,并逐一解决。

柏湾村成河社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小巷道没有硬化,村民出行还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状态,出行的不方便也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也是群众反映多次亟待解决的问题。

“成河社的问题,我们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修路需要的资金量较大,需要项目的支持。”柏湾村包村领导吕旭亮说。

20230530124139950-81-8b969.png

改造后的面貌一新柏湾村   刘建军摄

在镇、村两级的努力下,成河社的巷道硬化项目成功立项,将计划硬化巷道5000余平方米,同时铺设了地下污水管道,在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的同时,村容村貌问题也将得到极大地改善。

“成河社巷道能够硬化,我们都很高兴,街坊邻里都过来帮忙清理杂草、平整路面,希望早日修好巷道。”成河社村民成晓峰说。

事无小大,期于利民。黄渚镇充分利用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的推行,不断完善说事机制,畅通说事渠道,广泛收集民意,高效组织开展民事直说事项办理,通过充分听取民意,加固修缮了张庄村年久失修的老桥,对吴湾村破损路面铺设混凝土修复,对王庄村铺设排水管道,清挖排水沟……一桩桩一件件的民生实事的办理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我们紧盯短板弱项和群众诉求,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多方协调部门和企业,落实水泥100吨、砂石料500余方,新建、修缮便民桥7座,修补路面2000余平方米,修建村社巷道6000多平方米,硬化打麦场2处,提升改造广场1处,不断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有效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黄渚镇党委书记王斌说。

以发展惠民生、以民生促发展。今年来,成县黄渚镇把解决群众烦心事、忧心事作为深入推动“三抓三促”行动的有力抓手,通过群众提、干部议、企业帮等方式,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感受着手,全力推动乡村小巷道硬化由“线”成“网”、由“窄”变“宽”、由“通”到“畅”,成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群众出行生活品质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张娅妮)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任军辉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