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3 09:55:58
近年来,榆林市榆阳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把非诉机制挺在前面,通过全科网格+“五级五长”末端精细化治理、全面推行“多元共治”基层治理体制、建立“256”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构建矛盾纠纷化解“三道防线”,有效化解大量社会矛盾纠纷,全面筑牢基层社会治理根基。
全科网格+“五级五长”末端治理精细化服务,构建矛盾纠纷化解“第一道防线”
榆阳区针对社区治理出现的短板,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探索创新基层治理机制,补短板、强治理、优服务,全面推开全科网格服务管理,把各类调解力量全部纳入全科网格建设体系,实行人民调解员调处矛盾纠纷网格包抓责任制,确保在网格中及时发现问题、调解纠纷、化解矛盾。在各乡镇、街道和产业园区全面推开“五级五长、六员服务”基层末端精细化治理机制,形成全科网格和“五级五长”融合互补的基层治理机制。“五级长”和“网格长”充分发挥政策宣传员、民意反馈员、安全隐患排查员、矛盾调解员、文明创建员、群众服务员“六员”职责,为居民群众提供保障服务,特别是在矛盾纠纷化解方面发挥着更为明显的作用。“五级长”在平时工作中,通过拉家常、入户走访等方式及时收集民意和了解潜在矛盾纠纷,当邻里、居民与物业等矛盾纠纷发生时第一时间介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进行协调解决,对于难以解决或当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时上报村组(社区)进行统筹协调解决,必要时“五级五长”合力化解,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村组)、矛盾就地化解”的生动治理局面。截止目前,全区共划分为一级网格31个、二级网格391个、三级网格3164个,有“五级五长”2.6万名,凝聚起基层治理强大力量,也赋予了这座城市最坚实的保障。每年全区基层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都在98%以上,筑牢了基层社会治理的“第一道防线”。
通过“五级五长”积极参与共建共治,榆阳区各类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8.6%、33.4%。
推行“多元共治”基层治理机制,筑牢矛盾纠纷化解的“第二道防线”
榆阳区从2019年8月起率先在全市学习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构建多元化、专职化、全覆盖的矛盾纠纷调解体系,确保将矛盾纠纷问题最大限度稳控化解在基层,全力筑好筑牢全区基层社会治理的“第二道防线”。
依托乡镇(街道)、社区(村组)综治中心平台,整合司法所、律师事务所、派出所等资源,融合党代表工作室、人大代表联络站、行政职能部门、村居乡贤等N个群团力量,构建多方参与、功能互补、衔接顺畅的非诉讼化解格局,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类案同处、实质化解。截至目前,全区共建立各级各类人民调解组织470个,成立以个人命名的调解品牌工作室32个,实现31个乡镇(街道)和402个行政村和社区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选聘人民调解员1508名,为全区3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各派驻一名专职人民调解员;从司法系统、卫健系统、教体系统、乡镇街道等聘请一批具有法律专业知识背景的一线退休老干部,组建成立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区人民调解协会理事会,推动全区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发展。同时,要求乡镇、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和分管基层社会治理的干部必须成为调解专家,指导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和队伍开展相关调解工作,并根据实际需要逐步扩大行政调解组织覆盖面,在矛盾纠纷易发多发行业领域组建专业行政调解组织,延伸拓展行政治理服务触角,确保行业性的矛盾纠纷问题有专业人员预防化解。
“我们组建成立了村民调解委员会、大碗茶议事厅,将村上老党员、退休老干部、有威望的村民代表、调解积极分子等吸纳入调委会,同时实行一村一法律顾问,长期聘用一名法律顾问,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一般的矛盾纠纷通常在大碗茶议事厅边喝茶边聊天就可以化解,调解不成的再经人调会进行调解,还是调不成的,由村上预约法律顾问进行司法调解,最终达到‘小纠纷不出居民组,大矛盾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目的。”赵家峁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奋堂介绍到。
建立“256”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机制,筑牢矛盾纠纷化解“第三道防线”
依托榆阳区综治中心平台,整合区委宣传部、区科协、区发展改革和科技局、区民政局、区教体局、区检察院、区法院、公安榆阳分局、区司法局、法律救援服务中心、见义勇为协会等单位资源力量,布局社会治理指挥调度、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法律咨询服务、心理咨询、公共服务、综合协调六大板块,设置诉前调解中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专业调解委员会、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综治调度中心、便民服务大厅、社会组织孵化中心等20个专项功能服务区,以群众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为目标,全面完善区级“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建设,创新建立矛盾纠纷化解“256”工作机制,推行社会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一条龙服务”模式,全面筑牢矛盾纠纷化解“第三道防线”。
矛盾纠纷多元化解“256”工作机制即为:“2”就是建立线上应用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受理群众诉求和线下在综治中心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两个平台;“5”就是开展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仲裁调解、行业调解的五调联动模式,分类甄别、多元化解;“6”就是强化组织、健全队伍、规范制度、提升服务、落实资金、严督实考六大保障,为高效服务群众提供更加精准、更加便利的服务。今年以来,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701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