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甘肃文县:文化“铸魂”为乡村振兴赋能

2023-06-16 16:27:22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根魂所系。6月16日,文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文化馆、县书法家协会、县作家协会、县美术家协会、阴平诗社组织文艺志愿者走进铁楼藏族乡开展“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文艺采风志愿服务活动,为乡村振兴强心铸魂。

20230616162820514-74-c0071.JPG_scale_.jpg

文化振兴不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对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具有重要引领和推动作用。所以,此次采风活动是以文艺方式赋能乡村振兴,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走深走实,让文艺走进乡村、走进百姓,深入基层、融入生活,扎根人民、服务群众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深度挖掘铁楼藏族乡的白马人民俗文化、自然风光,宣传推介各类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用文学、诗歌、书画等文艺方式,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讲好白马河故事、讲好文县故事,用艺术力量助推生态文县绿色崛起,奋力谱写乡村文化振兴新篇章。

20230616162822252-90-3d3fc.JPG_scale_.jpg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近年来,文县坚持将文化振兴作为“铸魂工程”,始终秉持“文化惠民、文化为民、文化乐民”的宗旨,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创作兼具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优秀文艺作品,为全县乡村振兴写下了浓墨重彩的册页。

20230616162843528-79-cfeca.JPG_scale_.jpg

20230616162821884-1-bb4a0.JPG_scale_.jpg

20230616162846333-7-30df6.JPG_scale_.jpg

集中一天时间,文艺志愿者们在铁楼藏族乡景家坝、肖家山、演武坪、旧寨、寨科桥、阳尕山等村进行了采风。活动中,书法家挥毫泼墨,诗词爱好者吟诗作对,集思广益积极创作,为铁楼藏族乡献上一幅幅风格多样的书法作品。“白马亭”“沙嘎帽”“白马魂”“白马风情”“熊猫家园”“尚武崇德”“美丽藏香”……一件件书法作品遒劲有力;“高山生浆果,农户酿佳醇。药食同品性,红紫共修身。”“避暑小憩到阳尕,行在花蹊座品茶。入耳松风山瀑韵,归田一梦胜陶家。”“上联:品定人生知五味;下联:撷来山果酿佳醇。”一副副楹联、一首首诗词,彰显着白马河畔的自然风光和历史人文,表现着乡村振兴的诗情画意,让统文化种子深深的根植在了铁楼藏族乡乡村建设的实践之中。

20230616162846951-40-33caf.JPG_scale_.jpg

20230616162846371-1-b0c77.JPG_scale_.jpg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中“五大振兴”之一,而弘扬县域传统文化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之举。唯有推动文化振兴,才能为写好乡村振兴大文章注入澎湃动力。县文联主席刘长江说,“今后,县文联将始终坚持“到人民中去”的服务理念,坚定文化自信,推动创新发展,组织广大文艺志愿者持续深入基层开展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创作更多更好的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让文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服务乡村发展。”

20230616162826446-22-e4623.JPG_scale_.jpg

做好宣传引领文章,才能树文明之风;做好文旅融合文章,才能壮产业之基;做好文艺惠民文章,才能补精神之钙;做好文化传承文章,才能彰乡村之美。文艺志愿者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样的活动能有效激发文艺爱好者的潜能,增强文化自觉,传承乡村文脉,留住乡愁记忆,重塑乡村之美,让乡村的自然生态之美与文化艺术之美,美美与共、相得益彰。更能潜移默化地改善群众精神风貌,提高乡村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振兴新气象。

20230616162820495-18-842eb.JPG_scale_.jpg

组织开展“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文艺采风志愿服务活动,仅仅是文县以文化振兴为乡村振兴强心铸魂的一个缩影。如今,文县正以多点开花的姿态,一步步纵深挖掘文化根基,提炼文化精神,用文化塑魂,让文化以更崭新、更惠民的形式创造这座“小城”未来的无限可能。接下来,广大文县文艺志愿者们将深深扎根这片文化沃土,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以文化赋能振兴,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强心铸魂。(刘玉玺)

编辑:任军辉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