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1 09:48:56
“县城投建材有限公司已按照合同,将9万元的交易费,打入村委会账户,水权交易既盘活了水库结余水量,‘水能变现钱’。”日前,华阳镇高迁村村委会副主任钱珍高兴地说,2022年底,在多方见证下,绩溪县华阳镇高迁村委会与绩溪县城投建材有限公司樟坞口水库水权交易成功签约,交易水量9万立方米/年,交易期限3年。钱珍坦言,“这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成果,在提升水资源经济效益的同时,又为村集体增加了一笔稳定的收入。”
地处皖东南山区小县——绩溪,县域面积1126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75个村,人口17.2万人,农业人口11.7万,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相对薄弱。
近年来,该县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先后制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规划(2019—2022年)》《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性文件,积极主动求变通,深入挖掘内生潜力,通过实施“一抓六动三提升”行动,逐年明确目标、任务、举措。同时,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各村立足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路径,创新形成“四大模式”,促进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增收。
围绕“两山”理念和“南桃中竹北油”产业布局,该县以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为载体,2022年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1263家。家朋乡党坑村、扬溪镇东村、长安镇庄团村等,通过发展山核桃、竹笋、油茶等产业,积极打造“生态农业型”模式,村集体经济实现稳定增收。上庄镇寺后村不断探索新路径,建成现代化的村茶叶加工厂,注册古塘山白茶品牌茶叶商标,采用“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自产自销白茶原生小叶。2021年白茶产量200余斤销售额约8万元,2022年白茶产量700余斤销售额达30余万元,预计今后三年(管护期)白茶产量将翻番,产量达4000多斤,销售额超百万元。
“长安镇梧川村依托大会山农特产品开发公司,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2022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08.8万元,较2020年增长近40%。”梧川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申圣庆介绍。坦头、瑞川、上胡家等21个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生态农业,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较改革前增长3.4倍。
推深做实“文旅产业型”模式。资源禀赋,依托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区优势,龙川、仁里、尚村等10多个村通过乡村旅游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荆州乡上九华村充分发挥“皖浙天路”、小九华景区等旅游资源优势,开创了“脱贫振兴+乡村旅游”模式,打造集休闲娱乐、旅游观光、农产品销售、党史宣教等功能于一体的三亩丘景区村庄。建成三亩丘精品民宿一栋,通过租赁给第三方运行,每年为两个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
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与集体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创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4个、省级示范点2个、市级示范点2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3个,建成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5家、市级示范村6家。2023年初,荣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金字招牌,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快速增长。
“金沙镇兵坑村利用蒙山水库等部分沉睡资产、资源,与企业合作发展兵坑源漂流项目,2022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40.1万元,从改革前的“空壳村”一跃成为村集体经济强村。”县农经站负责人张鑫介绍。
盘活存量,以存量资产租赁发包和资源入股经营发展村集体经济。扬溪镇丛山村以股份经济合作社为依托,流转闲置住宅、土地,入股安徽民宿文旅公司、中草药种植合作社等,增加经营性收入,三年来参与“三味书屋”共建分红15.5万元,2022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105万元,首次开展股份分红,分红金额6.45万元。周坑、成功、中村等19个村通过股份制合作,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较改革前增长3.5倍。通过盘活闲置集体资产,探索“股份合作型”模式快速发展。
“通过水权交易实现‘盘活存量’是村集体经济发展创新举措,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有益探索,华阳镇高迁村樟坞口水库水权交易,走出‘资源变资金’的新路子,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也是全市的首创。”县农水局副局长胡丹介绍。
笃行致远,携手共进。该县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乡镇集中资金、资源,组成经济组织联合体,加速“抱团发展型”模式有序推进。华阳镇3个村联合成立绩溪县翚阳产业发展有限公司,2022年底共分红45万元。伏岭镇成立开发建设公司,2022年12个村通过抱团发展,入股分红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共142.4万元。长安镇为促进村级产业规划由零到整,村集体经济组织充分享受抱团发展红利,继续整合10个村资金,由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进行入股,成立绩溪县六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为有源头活水来。“以前村集体缺钱,村民的实际问题不能解决,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无法保障,村干部们说话没人听,现在村集体收入增加,开展工作也有了底气。”提及村里的变化,扬溪镇丛山村支书章正标的言语中充满了自信。
“2022年,我领到300元的分红款,虽然不多,但我相信,以后集体经济会越来越好,分红也会越来越多,盼头越来越大。” 面对镜头,板桥头乡下溪村村民王天飞脸上写满喜悦,道出心里话。
据悉,2021年该被安徽省农业农村厅表彰为省级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先进集体。推出“生态农业型”“文旅产业型”“股份合作型”“抱团发展型”四种模式,被农业农村部以专报形式向全国推广。2019年全县75个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总额为1005.81万元,截至2022年底,全县75个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总额为3613.08万元。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经济强村33个,占比44%,经营性收入30万以上的村46个,占比61.33%,村均经营性收入48.17万元,23个村实现分红,分红金额达170.19万元。2023年第一季度,全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800余万元。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县农业农村水利局局长徐华斌表示,将不断创新,积极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共同绘就产业兴旺百姓梦圆的和美画卷,不断抒写壮大集体经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幸福光景。(绩溪县农业农村水利局胡体红、胡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