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1 10:28:39
刘小凡(右二)查看香菇烘干情况郝彦丰摄
刘小凡是榆林市委组织部派驻绥德县义合镇西直沟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自2021年6月驻村以来,他充分发挥组织部门帮扶优势,一心一意为村民谋福祉,村里的帮扶工作被表彰为全市乡村振兴优秀案例。生活越过越好的乡亲们逢人便夸:“小凡书记可不凡,干出的事情让人服哩。”
发展产业促增收
初夏时节的西直沟村,草木葱茏、绿意盎然,充满生机与希望。眼下,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香菇大棚喜获丰收,刘小凡带领驻村干部与乡亲们一起采摘、运输,忙得不亦乐乎。距离大棚不远处的坡道上,有一座年产15万斤手工粉条的加工厂,这也是村集体的产业,香菇就储存在这里,烘干机的轰鸣声不绝于耳。
位于山上占地7000平方米的陕北白绒山羊养殖场,是村集体的又一大产业,年产羊肉5万余斤,喂养羊子所需的秸秆、玉米等饲料大部分收购于村里的农户。羊场负责人常志昌说:“这个羊场建成以后,给村里带来很大收入,也带动了脱贫户实现增收致富,一户每年能分3000多元。”
目前,香菇、粉条、白绒山羊成了西直沟村的三大支柱产业,村集体经济每年纯收入保持在100万元以上,已连续5次为脱贫户分红,2022年脱贫户人均年收入达14615元,稳居全市第一方阵。此外,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坚持每年给全体村民免费发放2万余斤粉条。
“让群众增收致富是我的初心,也是我的责任。”面对群众的感激,刘小凡这样说。
好事办在心坎上
在大力推动村集体经济产业升级的同时,刘小凡带领驻村工作队不断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深化人居环境整治,举办分红大会、修建排洪道、加装村道护栏、安装太阳能路灯、改造旱厕……他把一件件实事好事办在了群众的心坎上。
“都说牛奶对老人身体好,以前舍不得买,现在每天都可以喝上半斤鲜牛奶,这都要感谢小凡书记。”西直沟村78岁的党桂珍说。每次见到刘小凡,她总是热情招待,十分喜爱。2022年开始,西直沟村实施“留守老人爱心牛奶”健康项目,由村集体向全村7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天提供半斤鲜牛奶,不仅让老人切实感受到村集体经济带来的福利,还解决了本村养牛专业户的牛奶销售问题。
刘小凡还高度重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大力实施“双培双带”工程,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党员,党员带领群众共同发展,党组织带领致富带头人不断进步。同时,积极推行“双承诺”制度,将党支部承诺和乡村振兴五年规划相融合,将党员承诺和党员评星定级相挂钩,切实发挥党支部的示范引领作用。
对于刘小凡的驻村帮扶工作,义合镇镇长刘政亮这样说:“小凡驻村工作以来,在抓好农村党建、发展村级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群众增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得到干部群众的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