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5 11:15:38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长庆油田采油三厂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第一要素、第一动力”理念,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用好用活人才政策红利。采油三厂吴起作业区建立健全技术人才“四式”培养法,让技术人才有地位、有作用、有价值、有发展,全面激发技术干部队伍活力,为老油田稳产工作提供了人才保障。
“浸润式”教育增强政治能力。采油三厂吴起作业区党总支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将党员政治理论学习清单列出的篇目纳入月度技术保障会议程,做到政治学习与技术工作目标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先后组织39名技术骨干开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理论学习12次,岗位讲述3次,“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自觉更加坚定。利用吴起油区丰富的红色资源开设“红色行走课堂”,将爱国主义教育课、高质量发展课设在长征胜利纪念馆、毛主席旧居、延安梁家河等红色教育基地,通过宣誓签名、听展观展等方式,将红色动力注入到技术攻关中,切实增强了技术人才“事事处处为油田稳产着想 ”的意识。同时,采油三厂吴起作业区以“党建+技术”为融合载体,围绕油藏管理存在的油藏含水上升、油田递减加大等老大难问题,通过组建党员技术攻关小分队等方式,组织精干力量开展集中攻关,破解油田发展技术瓶颈,增强了技术人员“有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的进位意识。
“传帮式”培养提升专业能力。采油三厂吴起作业区把技术人才传帮带作为提升其专业能力的基本方法,通过差异化的结对模式,增强培养效果。对于年轻技术干部,通过二三级工程师现场集中教、旬度视频学、月度专题讲等方法,提升年轻干部岗位胜任能力。对于大赛夺牌选手,发挥其业务技能精、大赛经验足等优势,由总支搭桥牵线,将专业技能弱的技术干部与夺牌选手之间结成对子,手把手帮带10名实习技术员。技术员朱玉芳参加工作2年就成长为中心站技术管理独当一面的好手。目前全区党员技术人才试师徒结对达到19对。围绕技术梯队4个层级4类项目,在技术干部中深入推进看板管理和月度竞赛,组织开展岗位述职和年度综合考评,提升技术干部抓主责主业的责任心。仅2022年全区组织开展年度测试4场次,岗位述职13人。此外,对解决重大技术难题、重要赛事获奖、重大工程表现优异的技术干部,利用新媒体和厂门户网站,加强其典型事迹宣传,让技术干部有里子更有面子。全国油气开发专业职业技能竞赛银奖获得者赵志鹏、油田公司采油工艺竞赛中银牌获得者周方迪,先后成为全区干部员工眼中的“草根明星”。
“比拼式”使用激发攻坚精神。采油三厂吴起作业区每月开展“技术帮扶到井站”活动,党员技术骨干第一时间主动进驻欠产站点实施技术帮扶,与岗位员工诊断生产难题,共同落实产量,解决了6个站点六小措施落实不到位、加药管理有漏洞等23个问题,中心站员工说:技术干部到一线指导帮扶,让我们心里更踏实了。采油三厂吴起作业区二三级工程师是推动稳产上产的中坚力量,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优势,组织资深技术骨干、技术管理干部对技术序列人员开展油水井动态分析方法培训,提升基层技术人员发现矛盾、分析问题和解决难题的能力。目前开展油藏月度动态分析16次,制定各类措施75项,解决生产技术难题20项。同时,技术干部将工艺优化、技术攻关作为油田高效稳产的主要方向。生产技术室主任王明创新提出“长寿井”评选管理机制,以“分转堵调驱”精益注水管理延缓油田衰老,以“长停井捞油”措施盘活老井递减,逐步补强短板弱项,实现单井维护频次由0.51下降至0.45次/口·年,抽油泵效由41.9%上升至48.96%,21口“长寿井”免修期均在1200天以上,油田稳产根基逐步夯实。
“激励式”关怀凝聚奋进力量。采油三厂吴起作业区牢固树立“高兴也是生产力”理念,积极组织足球比赛、户外健身、阳光周末团建等文体活动,坚持开展“零点行动”,为夜间坐岗值守的基层中心站技术骨干们送去水果、牛奶、面包和八宝粥等暖心夜宵,组织探望生病住院技术干部和“送清凉鼓干劲”等慰问工作,让技术干部感受到组织温暖。与此同时,把“双序列”作为激励技术干部工作的有效载体,遵循技术干部序列“能岗匹配、能进能出、能上能下、末位淘汰制”原则,落实专业技术岗位序列改革举措,形成非主体可进序列,技术干部可出序列,拓宽技术干部成长通道,形成了二级工程师为龙头,三级工程师为支撑,其他技术干部为主体的技术队伍力量,通过双培养促发展,加大在技术人才中培养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技术骨干。目前技术干部中党员占比达到了93%,在关键技术岗位的党员达到了100%,为吴起油田的高效稳产提供了坚实基础。
采油三厂坚持“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可成才、人人都尽其才”理念,创新技术人才成长模式的有效探索,在政治上、能力上、使用上、关怀上落实落细,做到了当前与长远、数量与质量、储备与使用、重点与全面的统筹兼顾,激活了技术人才队伍的“一池春水”,让技术干部有价值、受尊重,走出了一条技术干部培养成长成才的特色之路。
供稿:赵云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