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科企联合育出两个新品种,梭子蟹养殖增产超三成

2023-07-13 09:32:31   

三疣梭子蟹是中国海产大型经济蟹类,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目前在山东、辽宁、河北、江苏、浙江、福建等地沿海均有规模化养殖,年养殖产量12万吨左右,是我国海水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疣梭子蟹。

三疣梭子蟹人工养殖用种,原先只有海捕野生种,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养殖环境恶化,生长速度缓慢,对病害和环境胁迫的防御能力弱,病害发生日渐严重,制约产业发展。

昌邑市海丰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海丰公司”)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经过多年合作,联合培育出三疣梭子蟹“黄选1号”和“黄选2号”两个新品种,通过不断示范推广,提高了养殖产量和良种覆盖率,助推养殖增产30%左右,极大促进了产业发展。2014-2016年“黄选1号”被农业农村部遴选为农业主导品种;注册商标“鲁邑海丰”三疣梭子蟹荣获第十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目前,全国仅3个国审三疣梭子蟹新品种,其中昌邑市海丰公司作为完成单位,拥有2个。

“选育一个三疣梭子蟹新品种至少需要6年,‘黄选1号’我们用了近8年,可以说是开创性的。有了技术和经验积累,我们的‘3号’也正在研发过程中,相信将来的生产性状还会有显著改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以下简称“黄海所”)研究员、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三疣梭子蟹种质资源与品种改良岗位科学家高保全向记者介绍。

2022年,昌邑市海丰公司先后入选山东省三疣梭子蟹种业领军企业和国家水产种业阵型企业名单。

5月11日,国家级三疣梭子蟹良种场资格验收会现场。

今年5月11日,昌邑市申报的海丰公司三疣梭子蟹国家级良种场通过了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资格现场验收。6月2日,农业农村部下发批文,正式批准昌邑市海丰公司为国家级三疣梭子蟹良种场(命名为“国家级山东昌邑三疣梭子蟹良种场”),为全国首个。

老养殖户的种苗困扰

5月31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昌邑市下营镇的海丰公司采访时,海丰公司总经理王学忠正组织当地渔民,在潍坊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及昌邑市海洋事业发展中心工作人员的指导、见证下,将1500万只三疣梭子蟹苗放流到渤海莱州湾中。

5月31日,昌邑市海丰公司放流蟹苗。

“去海里待5个月,身价能翻500倍。”工作人员郭凯凯一边测量蟹苗大小尺寸,一边开玩笑地说。

郭凯凯是昌邑市海洋事业发展中心渔业科负责人,他向记者介绍,放流用的蟹苗,必须是海捕野生种,这样既有生态效益,也有经济效益。放流蟹苗的大小标准约为体长0.7或0.8cm。到禁渔期结束,中秋节前后开始捕捞时,这些蟹大约能长到每只三两-半斤重,在码头的收购价约在50元/斤。

郭凯凯在测量放流蟹苗的大小尺寸。

“今年渔业资源增殖放流采购中标价800元/斤(约1万只),比我出售的新品种蟹苗要便宜,但这个事很有意义,我们积极响应渔业部门做好它,已经坚持十几年了。”王学忠介绍,除了三疣梭子蟹,公司今年还承接了舌鳎鱼、对虾和海蜇等共5个物种的放流任务。这已经是他连续第十天开展放流工作,每天凌晨就起来捞苗、装苗,放完就到中午了。

王学忠的海丰公司创建于2001年,其前身是昌邑市水产养殖公司。1985年,18岁的王学忠开始来这里干水产养殖,如今已干了38个年头。放流苗得用野生种,但养殖苗却需要研发新品种。

“我们从1998年开始研究苗种,最开始从海里捕捞野生蟹来,繁育出苗后再放池塘里养殖,后来发现养殖病害越来越严重,死亡率高,产量不稳定,每亩塘也就50公斤左右,这个困扰了我们很长时间。”王学忠回忆说。

已经从事养蟹行业20多年的青岛市祥瑞水产种业公司养殖大户吴鲁伟,也曾遇到过类似问题,“海捕野生种蟹苗养殖成活率低,稳定性差。”吴鲁伟告诉记者,2012年以前,没有梭子蟹国审新品种,养殖成活率普遍低。

“目前我们全镇大约1万多亩养殖池塘,基本没有用海捕野生种的了,那个产量约在60公斤/亩,而用‘黄选1号’和‘黄选2号’种苗,成蟹产量平均能达到80公斤/亩,高的能到100公斤/亩,相差三、四成呢。”日照市东港区两城镇春祥海水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密告诉记者,应用新品种后,一般4月底放苗,11月份收蟹,成蟹基本都能长到四两或半斤以上,售价在80-100元/斤,养殖效益大大提升。

科技工作者的良种坚持

2005年,海丰公司与黄海所建立合作,开始朝着“长得快、抗逆强、稳定性高”这几个选育方向努力。

高保全还清晰记得,当时他在导师刘萍研究员指导安排下进住海丰公司养殖场的情景,那时他还在读研究生。

当时公司没有网络,那时也没有智能手机,累了休息的时候,他就躺在宿舍床上看糊在窗户上的报纸。看完一面了,他就起来把报纸揭下来、翻过来再糊上,再看另一面。

记者问其为什么不把报纸拿下来看,他说:“因为海边的风大,窗户还透风,所以得用报纸糊起来。”

从当年25岁的学生小伙,到如今成长为专家研究员,高保全为了三疣梭子蟹育种,已经来这住过18个年头。如今,他也带研究生,他的学生也跟随着他的脚步,每年3月下旬种蟹进入排幼时节,都会来公司常住,5月中旬才撤回去。

高保全(左一)与团队进行亲蟹选留和标记。

高保全(右一)在进行蟹苗性状测量。

高保全(右)与海丰公司工作人员探讨三疣梭子蟹种苗繁育情况。

高保全(左)与郑善江(右)一起查看、讨论蟹苗生长状况。

“主要做的工作就是:良种性状测试相关实验及苗种培育阶段的饵料投喂,水温调控等。”高保全介绍,亲蟹一般是在晚上22点到凌晨2点期间排幼,这个时段要每隔半小时检查亲蟹是否排幼。如果排幼,需要立即准备幼体饵料投喂(轮虫、虾片等)和亲蟹转移,因此需要24小时值班,尽力确保每个池子控制一致的密度,以便做繁育阶段性状测试比较等。

高保全(中)与他的学生在三疣梭子蟹种苗繁育车间查看蟹苗生长情况。

“高老师的学生很勤奋,搞水产的学生能吃苦,来这里是个很好的锻炼。”海丰公司负责技术的车间主任郑善江告诉记者,从刚排出的幼体到长到0.8cm(稚蟹二期)约需23天,蟹苗即达到放流和出售的尺寸标准。

每年的11月中下旬,高保全还会带领团队到室外养殖池塘,进行亲蟹选育留种。一般是从大约数万只交尾雌蟹中选出3000只以上优质亲蟹,总的标准要求是蟹要规格大、活力强、肥满度高、无机械损伤、附肢齐全等。

在国家“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等项目的支持下,海丰公司与黄海所团队经过十几年如一日的攻艰克难,于2013年选育出我国海产蟹类第一个人工选育新品种三疣梭子蟹“黄选1号”,通过全国水产原种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获得新品种证书(登记号GS-01-002-2012);2019年,以耐低盐能力和生长速度为目标性状,经连续5代群体选育,成功选育出三疣梭子蟹“黄选2号”,通过全国水产原种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获得新品种证书(登记号GS-01-006-2018)。

高保全(右三)和王学忠(右二 手拿蟹者)向农业农村部领导专家介绍三疣梭子蟹种蟹养殖情况。

与普通苗种相比,三疣梭子蟹“黄选1号”具有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等特点,生长速度提高20.12%;与未经选育的三疣梭子蟹相比,“黄选2号”具有耐低盐能力强、成活率高的特点,养殖成活率平均提高31.19%。

产学研的有机结合

王学忠介绍,目前,海丰公司年可繁育三疣梭子蟹新品种亲本3000只以上,已成为全国最大三疣梭子蟹良种培育基地之一。种蟹主要销往山东、河北、江苏等我国梭子蟹主养区,苗种除了公司保种使用外,其他供应山东潍坊、日照、烟台等地,以及江苏连云港、河北沧州、辽宁大连等我国沿海地区的三疣梭子蟹养殖户,市场占有率25%左右,提高了三疣梭子蟹的良种覆盖率,助力带动养殖户发家致富。

高保全(右二)在进行三疣梭子蟹种蟹推广。

“我就是个农民、渔民,只知道干活、搞养殖,科学技术还得靠科研院所,紧密合作好,就可能出东西,各方都受益。”王学忠聊起来自己的公司干成了行业翘楚,很是谦虚,但他引以自豪的是,公司已经成长为一家集生产、科研、教学、服务为一体的海水养殖科研型农业龙头企业,他们探索建立的“公司+研发平台+研发团队”育种创新机制对行业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高保全向记者介绍,研发培育三疣梭子蟹新品种,需要至少选育四代(梭子蟹属于当年性成熟物种,可一年选一代),然后再做连续两年的生产性对比实验,所以要选出一个梭子蟹新品种,至少需要6年时间。黄海所团队做的工作主要是:良种性状测试,良种遗传多样性检测,良种选育,良种育繁推一体化技术研发。而海丰公司发挥的作用是,为这些科研工作提供了一个全时、全面的试验和应用平台,这样才能实现成果的高效转化。

高保全介绍海丰公司养蟹用水处理过程。

高保全团队在养殖车间内测定三疣梭子蟹性状表现。

“三疣梭子蟹良种研发及应用的成功,得益于产学研结合,科研院所根据产业需求开展技术研发,龙头企业提供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的平台,最终推动了产业进步。”高保全说。

高保全表示,目前三疣梭子蟹种业仍存在“短板”问题:传统育种技术效率偏低,分子育种技术滞后,导致遗传力低的育种性状选育缓慢;副溶血弧菌等病害频发,严重影响养殖产量;已有新品种制种种蟹、种苗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良种覆盖率仍偏低(全国良种覆盖率25%左右)。

针对问题,王学忠也有自己的思考,海丰公司计划通过加大投资建设良种保种、繁育等配套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良种生产能力;依托黄海所团队,借助分子育种技术提升良种生产性能,在三疣梭子蟹“黄选1号”、“黄选2号”新品种基础上,再培育抗病新品种1个,形成适应不同市场需求的生长、抗逆、抗病新品种体系;初步建立三疣梭子蟹商业化育种体系,解决三疣梭子蟹“有种无业、有业不强”的现状。

“我们的目标是推动山东省三疣梭子蟹良种覆盖率达70%以上,全国良种覆盖率达30%以上,为解决我国优良种蟹匮乏难题,推进梭子蟹良种化进程,打好水产种业翻身仗贡献力量。”王学忠说。

来源:农村大众
编辑:张静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