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赵正祥:扎根基层 用行动谱写司法为民华章

2023-07-13 11:18:47   

在安徽六安市金安区,有这样一位基层司法所长,他24年如一日,扎根基层、无怨无悔、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基层政法干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使命与担当,他就是金安区司法局东河口镇司法所所长赵正祥。

做好群众的“勤务员”和“贴心人”

今年48岁赵正祥不仅是司法所长还是金安区委第八批选派驻村干部。在很多人心中,司法所和村干部的工作都很繁琐、无聊,遇到的尽是些“婆婆妈妈”的事,但在赵正祥眼里,这些“婆婆妈妈”的事涉及的都是老百姓切身利益,能处理好这些事才有资格做群众的“勤务员”和“贴心人”。

2005年,赵正祥参与化解了一起复杂的赡养纠纷,几方虽然达成了协议,但他们有一个共同要求,“这些用于赡养的钱物由赵所长经手转交才能心安”。

“心安”代表着群众的信任,为了这句心安,10年来,赵正祥担负起给老人运送赡养钱物的义务,直至他调离为止。

对群众,赵正祥始终有一颗爱心、暖心,如果群众的权益受到侵害,他总是积极主动的为他们推荐、引导、帮忙申请法律援助,依法维护合法权益。对于行动不便的群众,他主动上门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服务,最大限度的方便群众。

去年年底,东河口镇77岁居民高某某在交通事故中腿部受伤无法行走,后来由她丈夫替她参加调解。

图片1_看图王

通过协调,虽然双方达成共识,但高某某丈夫却面露难色,怕妻子不满意不好交代。

得知情况后,赵正祥主动陪同到家中做工作,但却被情绪激动的高某某给轰了出来。赵正祥没有气馁,详细了解原委后再次登门。

这次,赵正祥开诚布公说明情况,逐项向高某某解释事故赔偿的标准,打消她思想上的顾虑。高某某缓和了情绪最终愿意在调解协议上签字。

之后,赵正祥陪同其丈夫回家,送上赔偿余款,至此赔偿款全部到位,兑现了签订协议时的承诺,高某某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日常工作中,赵正祥始终坚持为群众服务的理念,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评卷人”的教诲,甘做人民群众的“勤务员”和“贴心人”。

图片2

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公民权益,打造和谐社会

扎根基层的24年,是赵正祥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的24年,这么多年来,在赵正祥主持、参与和指导下共化解780多件纠纷,涉案金额近2000万元。

这些纠纷中有婚姻家庭矛盾、邻里纠纷,有拖欠工资和损害赔偿,有山林土地纠纷,有工伤事故、交通事故纠纷,还有非正常死亡引发的矛盾纠纷等等。

在纠纷处理中,赵正祥坚持用诉调对接、访调对接、警民联调等方法化解矛盾,在当地,只要有赵正祥在,调处纠纷就有了“主心骨”。

2013年的秋天,一位愁容满面、瘦骨嶙峋的老汉走进赵正祥的办公室。经询问得知,他老伴患有精神疾病,大龄未婚儿子是老汉夫妇的心病。

侄女婿主动请缨牵线搭桥,但条件是借给他一笔周转资金。无奈,老汉只好将全家务工存下的13000元全部拿给了侄女婿。两年过去,儿媳妇没着落,老汉想要回借款,但侄女婿却仗着对方没证据,拒不还钱。

13000元是老汉的全部家底,眼看就要人财两空,正在绝望之际,有人推荐老汉去找司法所的赵所长。经过艰难的调查、取证,赵正祥顶住各方压力,利用自己的所学和专长,采用调解与诉讼相结合,终于为老汉拿回“血汗钱”。

老汉紧紧握着赵正祥的手,激动的老泪纵横。数天后,老汉叫回在江苏打工的儿子,父子俩一起送上精心制作的锦旗。

2019年冬天,山村古镇传出噩耗,工作中,云和宇(化名)驾驶的车辆翻进水沟当场死亡。事故发生后,为稳控事态防止矛盾升级,镇党委政府指派赵正祥参加善后协调。

云和宇虽已年近古稀但却是家里的“顶梁柱”,他的突然死亡不仅给家人精神上带来巨大的打击,也造成家庭经济上的损失,但谈及赔偿双方却有很大分歧。

图片2

据了解,因超出退休年龄,云和宇与公司签订的是劳务合同,而公司方认为云和宇在事故中存在重大过错,因此处理时公司方态度消极。而云和宇家人认为是在工作时间死亡,理当参照工伤事故处理。

综合双方的观点,赵正祥从法理、司法实务和本案事实情况等方面出发,经多方咨询,得出云师傅认定工伤的可能性极小。

由于说理透彻,也得到了云师傅家人的认可,经过4轮耐心调解,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一起矛盾纠纷得以成功化解,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多年来,赵正祥曾成功化解了塔吊工人坠亡案、工棚离奇自缢案、投河自杀案、下班路上单方事故死亡案、祭祖坠桥死亡案等等,此外,他还曾多次远赴省外为农民工维权,每一起纠纷案件调解的背后都离不开赵正祥倾力而为,工作中他一直将习近平总书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处理、办理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教导牢记于心,落实于行。

全心普法,做一名合格的普法宣传员

如今,国家、政府、社会已进入法治一体化建设阶段,普法成为重中之重的工作,老百姓只有懂法才能守法,才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为了更好地提高群众法律意识,自参加工作以来,赵正祥就一直致力于法治宣传工作,田间地头、山村小院、集镇闹市、企业厂房、校园教室、调解现场和镇村干部培训会场等都留下了他孜孜不倦普法宣传的身影。

图片3

为了尽快熟悉、掌握国家法律法规,赵正祥密切关注立法和法律修改的动态,对新颁布实施和修正的法律知识第一时间学深学透,他知道,只有自己熟悉、掌握了这些法律知识,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

他深知,不仅要提高普法工作意识,更要提高法律素质。他在开展普法宣传工作的同时,还会组织培训会、培养法治骨干、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从而以点带面,增强普法宣传的广度和深度。

当手机、微信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后,他把普法工作从传统的线下,搬到了手机、微信群的线上。他不仅为全镇29个村(居)建立了法律服务微信群,还主动加入各村、组人员较多的微信群,常年在群人数达4000人。

图片4

建群、入群目的就是为了收集矛盾纠纷信息,发布普法动态和法律知识,打通普法宣传工作的“最后一米”,让更多的人接触法律知识,让人们的微信收藏成为法律知识“小金库”和“百宝囊”。

从事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的这些年,赵正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400多场次,受教育干部、群众、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青少年学生达40000多人次,辖区干部群众法律素质得以大幅度提升,领导依法决策、干部依法办事、群众依法维权意识和能力显著提高,当地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辖区的多个单位和个人因此被市、区评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等。

图片5

踏上新征程,谱写新时代司法工作的新华章

赵正祥同志从进入司法系统、走上工作岗位那天起,24个年头,8760多个日日夜夜,他的心中始终装着他的岗位、他服务的人民群众。

他常说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政法干警,自己的一言一行要像一根标杆、一面镜子,一面旗帜,给人民群众温暖,让人民群众信任。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在他工作的地方,他最熟悉的就是普通群众,他也是群众口中的“守护神”。对群众他尽量做到“有求必应”,但对家人他感到很愧疚。因为陪伴他们的时间太少太少。总觉得以后还有很多时间可以陪伴家人,但殊不知时间不等人。

去年上半年,恩重如山的岳母癌症晚期,饱受病痛折磨,独生女儿正在备战高考,孩子压力山大。一边是病重的岳母需要照顾、陪伴,一边是即将参加高考的独生女需要体恤、呵护,但他的时间都给了另一头,因为那里是他放不下的工作和群众。

赵正祥有严重的高血压,医生多次告诫不能劳累、要多休息,但他为了心中那份信念,从未停下过为人民服务的脚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向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图片1

赵正祥的付出得到司法行政系统和当地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他曾被安徽省司法厅评为“全省人民调解百日会战先进个人”,被六安市司法局评为“全市基层司法所先进工作者”、“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市社区矫正工作优秀业务能手”,3次被区委区政府评为“优秀公务员”、被区政法委评为“优秀政法干警”,2次被区综治委评为“全区综治工作先进个人”,被区依法治区办评为“2011-2016年‘六五’普法先进个人”,被区老教委评为“老年教育先进个人”,8次被区司法局评为“先进个人”,9次被镇党委政府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一次被评为“疫情防控先进个人”。

在赵正祥眼中,荣誉属于过去,如今的他带着责任和使命踏上新征程,在新时代谱写着司法工作的新华章。(黄道春)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陈曦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