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3 10:09:09
7月22下午,宝鸡书画届名宿、文化届名人、新闻媒体记者以及张盉先生的好友汇聚在宝鸡市艳阳天向阳花厅,举行张盉先生书法新作座谈会。与会人员对张盉书法作了中肯的评价。
现为宝鸡市标准草书学会顾问的张盉先生,从五岁开始就在读过私塾的父亲督导下,学习钟鲧小楷,十六岁因字迹大方端正,被特选入伍,在部队服役期间,办过墙报、搞过宣传、参加过绘画学习,退伍后在工厂任厂报编辑并担任摄影工作,因喜欢书法,常在工作闲暇之余苦练学习各种书法,期间完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摄影专科学习,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岁月如歌。对书法家张盉先生来说,这数十年的岁月亦如一幅缓缓展开的书法长卷,书写着他一路走来的思考与感悟,记录着墨田耕耘的辛劳与收获。在行书基础上苦练大草并一歩步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张盉先生的书法作品囊括了楷、隶、行、草各种书体,个性极其鲜明,内涵丰富,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具有很高的艺术品味,的确是一批精品力作。座谈会上,对他的作品大家一致认为传统功底深厚,又具有现代感,形成了鲜明的个性特征,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独特的学术价值,是可供后人学习临摹的艺术精品。
在接受采访时,张盉先生明确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书法艺术的生命力就在它的历史传承中,就在各种社会和公众空间的展示中,就在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中。要使中国书法艺术具有很强的生命力,首先要满足可识、可读性的要求。如果离开这个基础,即使书法水平再高,也谈不上什么生命力、艺术性。历代传承下来的书法经典,无一不具备此前提。书法家需要真正沉下心来,扎根传统汲取文化历史营养,提高自己的水平,努力创作出为当代大众所认可和欣赏、具有正能量的优秀书法作品。从艺多年的张盉先生一直保持谦逊和低调,从不沾沾自喜,他欣慰的是自己一直在研究和学习,一直在进步,一直保持着清醒饱满的创作状态。他对记者表达了自己的心声:“书家必须以作品说话,为民众服务。书法家的成就,不在写得多么好、润格多么高,而是为社会、为百姓留下纪念,为文化作出贡献,为时代书写华章。”
(通讯员 卢志平 孙巍 记者 周俊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