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4 09:53:12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集中展示榆林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突出成就,即日起,农业科技报社联合榆林市委宣传部、榆林市乡村振兴局特别策划“乡村振兴的榆林实践”专题,通过记者实地走访调研,全面发掘各地在推进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更加坚实步伐,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提供有力支撑。
陕西榆林市佳县方塌镇谢家沟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筑牢乡村振兴“耕”基。
辽阔的天幕下,一垄垄、一片片“盛夏千竿绿,当秋万穗红”的高粱迎着日光,茁壮生长,这是陕西省榆林市佳县方塌镇谢家沟村建设高标准农田,发展高粱产业走出的一条兴产富农的新路子。
谢家沟村是方塌镇的农业大村,集体产业“多点开花”,乡村振兴“喜结硕果”。近年来,在乡村振兴奋进路上,谢家沟村在种养殖以及加工产业上“齐发力”,形成“发展有新路,户户有奔头”的新图景,助力村集体经济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山山峁峁畴绘新“丰”景
“今年,我们将6000多亩的高粱地改造升级,建设成高标准农田,让产量和品质协同提高、效益和效率同步增长,助推高粱产业连年丰产丰收”谢家沟村村委会副主任谢海厚说。
佳县是高粱等小杂粮作物的优质生产区。近年来,佳县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攻关,发展了地膜农机农艺一体化的旱作农业技术。渗水地膜全膜覆盖技术正是其中一种,该技术能保温、保水、保肥,提高出苗率,增产效果非常明显。
谢家沟村也素以高粱种植为主,但受各种条件限制,产量和效益始终提不上去。“我们根据地型、土质、旱浇等多项条件,应用渗水地膜全膜覆盖技术,提升高粱亩产产量,预计每亩均产在500 公斤以上,大大提高了农户种植效益。”谢海厚说。
有了产业、有了技术,如何打开销路?谢家沟村与西凤酒厂签订合作协议,种植的全部高粱由西凤酒厂的订单农业兜底收购。2022年,谢家沟村实现高粱产量380万斤,产值达760余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3000多元。
在对高标准农田进行统一播种,统一田间管理以及统一收获的过程中,谢家沟农机专业合作社发挥了不少作用,该合作社是村里一项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致富的产业之一。
谢家沟村农机合作社拥有深松、旋耕、播种机等60余台,合作社采取“统一品种、统一密度、统一机覆膜、统一施肥、统一机播”的五统一耕作模式,可以服务耕、种、防、收全农业生产周期,每年为佳县11个乡镇、70多个村庄进行机播作业和深松整地。2022年,完成机播作业2.7万亩。
移民搬迁村庄焕“新颜”
走进“谢家沟移民新村”的大门,一排排崭新的红瓦房整齐划一,一条条平整的水泥道路干净整洁,一道道整齐的绿化带郁郁葱葱。家家户户有水、有电、有宽带,广场上健身设施一应俱全,一幅移民新村的美丽画卷映入眼帘。
过去,谢家沟村258户685人分散居住在村里的山山峁峁和沟沟岔岔。村内基础设施薄弱,生产生活条件极差,道路陡峭崎岖,种地、吃水只能靠人背驴驮,几乎是靠天吃饭,广种薄收。
为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现状,谢家沟村两委班子与村民代表多次座谈讨论,决定全面实施整村移民搬迁。2014年,经自愿申请、签订搬迁协议后,确定了全村的搬迁规模。2017年,完成全部村民的搬迁工作。
在实施安置房建设的同时,谢家沟村先后投入530万元用于基础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如今,水、电、硬化道路、有线电视、宽带已全部到户,绿化亮化全部完工,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村委会办公室、党员活动室、红白理事会、村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全部投入使用。
一项项看得见、摸得着的“红利”,让村民日子越过越美。“移民搬迁的目的是实现脱贫致富,我们在让村民住得好的同时,规划实施了一系列产业发展方向,落实好村民增收致富的保障措施,确保让村民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谢海厚说。
富民产业让土地“生金”
产业“多点开花”,群众“钱”景广阔。成立养殖合作社、建设大棚种植基地、共建有机小杂粮基地、建设酿酒厂房......谢家沟村利用丰富的土地资源优势,实现特色农业转型发展,不但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更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致富路”。
谢家沟村争取产业扶贫配套资金,成立养殖合作社,整村推进羊子舍养项目。通过集体提供养殖场地,村民负责自家羊子养殖的“圈舍养殖”方式,解决了羊子养殖场地、污染等问题。同时,村里还为全村发展羊子产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指导培训与销售服务。
目前,全村现有羊子存栏5200只,主要以陕北白绒山羊、湖羊为主;肉牛20头,以当地秦川牛为主。年出栏肉羊2000只、牛12头,产值达258万元。
村里还利用丰富的土地资源优势,建成占地45亩的大棚种植基地,现有大棚31座。同时,该村还集中流转土地2000亩,与上海禾燕实业共建有机小杂粮基地,由村集体以土地入股收取租金并学习有机种植技术,农机合作社提供种植、收割托管服务。
“谢家沟村集体经济产业的设施大棚蔬菜硕果累累,养殖农场的上千头羊膘肥体壮,农机合作社和酿酒厂产业物尽其用,都可以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谢海厚说,2022年谢家沟村实现全村总收入1500万元。
产业强力支撑,乡村振兴底气十足。放眼如今的谢家沟村,一个个特色产业开花结果,一幢幢农家庭院整齐划一,一条条产业发展惠民路让农民鼓起“钱袋子”,助推形成产业振兴、村集体增收、农民获利的良性发展格局......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乡村画卷,正在谢家沟村这片产业兴旺的沃土上尽显生机和魅力!
农业科技报乡村振兴报道组:谷幸 耿苏强 梁小波 符金壮 李煜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