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从“羊本无归”到“产业群飞”

——记甘肃两当西坡镇红崖村陈建国产业“蝶变”之路

2023-07-26 21:16:53   

20230726211727691-47-6057d.jpg

 一列列摆放整齐的蜂箱、一只只满山散步的绿壳蛋鸡、一颗颗硕果累累的果树、一头头白白胖胖的育肥猪、一片片郁郁葱葱的中药材、一朵朵竞相开放的花朵,一派欣欣向荣的“八有”山地立体农业景象映入眼帘……谁又能想到三年前的这里杂草丛生,而这里的主人是曾经大家眼中一败涂地的人——陈建国。

出师不利“栽跟头”,暗室逢灯开新局。

陈建国在陕西宝鸡朋友家游玩时,看到养殖山羊前景良好,于是回家后拿出所有积蓄,并通过亲戚朋友和银行借贷15万元,建了圈舍、购买了80只山羊,通过繁育发展到200余只,因初次养殖技术不成熟造成部分山羊死亡,区域环境不适宜导致养殖山羊品质不佳,在最终售卖时困难重重、血本无归。破屋又遭连夜雨,陈建国的母亲因患重病需要花费大量资金,一连串的不幸导致陈建国心态逐渐失衡,丧失了对生活的向往和发展产业的信心。   

面对如此情景,驻村干部多次深入家中开展有针对性的交流,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西坡镇党委书记余雅各也亲自上门,耐心宣传惠民政策,在生活上真心关怀,在思想上进行开导,帮助解决生活上的实际困难,慢慢地帮助其重拾信心。经过沟通了解陈建国发展想法后,分析了发展形势、制定发展规划。立足实际情况,决定先从养殖中蜂和生猪开始,开启新的产业征程。

20230726211727847-69-50ed7.jpg_scale_.jpg

追蜂逐蜜抓“鸡”遇,深耕山地创新路。

陈建国通过参加培训和外出参观,增长了技术和见识,结合两当县“三养一药”、“双百千万”和“八有”山地立体农业的发展思路,成立了西坡建国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了中蜂80箱,生猪10头,随着产业奖补等惠农政策的讲解和实施,建国合作社立足资源禀赋和功能定位,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按照长短结合、优势互补、立体循环的农业产业发展布局,2023年,新建圈舍5座750平方米,养殖生猪1200头、“五黑一绿”生态放养蛋鸡2万余羽、中蜂1400余群,种植中药材200亩、花椒30亩,合作社年收益120余万元。带动26户群众发展产业,户均增收5000元。

20230726211728024-20-4f1a5.jpg_scale_.jpg

饮水思源践初心,情系桑梓“哺”乡邻。

“如果没有党的好政策,没有大家在我困难时的鼎力相助和鼓励,就没有如今的我,我也许依然是一个落魄的中年人,所以在我自身情况变好后,我也想帮助周围的人致富。”陈建国乐呵呵的说到。

20230726211733888-29-6e605.jpg_scale_.jpg

当上产业大户后的陈建国,眼中不再只有自己家中的那一亩三分地了,他更多地去为全村人考虑,去谋划更多人的致富途径。不仅解决周围富裕劳动力的就业,而且免费讲解种养技术,在他的带动下,全村群众积极参与,发展“五黑一绿”生态放养鸡、中蜂、花椒核桃、中药材等产业,让不同产业在西坡镇红崖村的这片土地上遍地开花。

20230726211738576-93-4d664.jpg_scale_.jpg

同时,西坡建国养殖农民专业合作注册了“红崖红”蜂蜜商标,与儿子陈涛一起,在发展产业的同时学习短视频制作和抖音直播,多方面拓宽农特产品销售渠道,增加产品附加值,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

20230726211733879-69-4d96d.jpg_scale_.jpg

建国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念好“山字经”、唱好“林中戏”、打好“生态牌”、走好“特色路”,逐步形成“地下有药、树上有果、林中有鸡、空中有蜂、棚中有菇、水中有鱼、四季有花、村中有客”的“八有”山地立体农业新模式,走出产业兴旺的新路子,擘画出农民增收、合作社见效、农村增彩的崭新图景。(文/余小芹   摄影/李三良)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任军辉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