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7 09:26:27
7月26日,一场久违的大雨洗去了夏日的暑气,当天上午,笔者来到安岳县千佛乡庙坡村看见,集中成片的大豆玉米带状排列、长势喜人。 迎着这场及时雨,笔者跟随庙坡村党支部书记周维元边走边看。“单独只种玉米或大豆,玉米亩产800斤左右,大豆亩产 300 斤左右。去年村集体经济进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实验,发现复合种植后一亩地能产玉米700斤、大豆200斤,效益明显优于单种玉米或大豆。”提起为何选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周维元如是说。 2023年,庙坡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在去年实验的10余亩基础上扩大至今年的210亩。今年的玉米、大豆长势良好,周维元喜上眉梢。 沿着公路往上走,笔者来到了桥亭村10组,跟着桥亭村党支部副书记翁绍勇走进一处农田,只见一排排玉米、一垄垄大豆横成行竖成列,郁郁葱葱。 “复合种植后,去年总收入有10万余元,其中纯收益达5万余元。今年我们还要继续扩大种植面积。”提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带来的高收益,翁绍勇很满意。 “村集体经济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光靠人力已无法满足生产需要,我们开始寻找更好的解决路径。”千佛乡分管农业的副镇长宋波一边介绍,一边带着笔者走进瓦屋村村集体经济农机服务队,厂棚下,两台大型农业机械映入眼帘,这是该乡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举措之一。 据了解,该村村集体经济共花费47万元购买收割机、拖拉机各一台,主要用于收割玉米、油菜和水稻等农作物。“农机补贴了7万元左右,县里‘六线七园’产业发展专项(安岳县关于建设以粮为主、粮经复合“六线七园”的规划)补贴了余下一半的购置费用。”宋波介绍,农业机械化耕作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模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除此之外,千佛乡还通过加强技术培训指导、用好用活国家扶持政策、强化农作物田间管理、主动作为拓宽销售渠道等举措,确保大豆、玉米产量和产值双提升,达到节本增效、农户增收的良好效果。 “目前,千佛乡已打造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区700亩,带动全乡大豆玉米种植扩面达2000余亩。”千佛乡党委书记钟长明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持续发挥复合种植效益,确保粮食稳产增收,进一步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为加快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贡献力量。延伸阅读玉豆“牵手”找到新朋友
玉米+大豆+牛油果
攀枝花市仁和区牛油果种植基地 牛油果完成定植后,距离植株长大成熟、全面投产,还需要至少1年时间。攀枝花市仁和区牛油果种植基地经过调研,决定在牛油果幼苗期进行套种。在行间种植西瓜、凤梨等,到下一季再换种粮食作物,比如玉米和大豆。 依照季节特性,园区套种凤梨幼株7万株,占地约30亩,套种西瓜150亩,等到西瓜季节结束,园区预估套种鲜食玉米产量可达2000斤至3000斤,饲料玉米干籽 1400 斤。而对于不适合种植玉米、大豆的土地,园区拟种植牧草——这样可以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
玉米+大豆+洋芋
乐至县劳动镇双龙村 先采取大豆玉米套种模式,收了玉米种洋芋,收了大豆种油菜。这一种植模式是“玉—豆—芋”套种模式。发动业主和村民,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这种模式在乐至县劳动镇双龙 村 推 广 种 植 了 727.6亩。“相比传统种植,这种套种模式的村民户均能增收2000元以上。”双龙村副主任周智明说。 结合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推广,双龙村积极探索“玉—豆—芋”套种模式。该模式做到四季轮作土地不留闲,实现了在玉米不减产的情况下,多收一茬豆,再收一季洋芋和油菜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