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绘就和美乡村新图景——甘肃泾川县乡村建设提档升级行动侧记

2023-08-08 09:45:05   

乡村道路平整通畅、农家小院干净整洁、休闲广场设施齐全、设施园区产业兴旺……时下,行走在泾川县广袤的乡村,处处呈出一幅和美乡村新图景。

20230808094607180-61-e6f29.jpg_scale_.jpg

图为泾川县高平镇牛家咀—任家寺航拍图

全省“5155”乡村建设示范行动开展以来,泾川县认真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坚持“一体推进、均衡发力”,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改造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健全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全面改善乡村发展面貌,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20230808094740445-69-fc006.jpg_scale_.jpg

图为高平镇三十里铺乡村建设美景鸟瞰图

规划引领“导航” 乡村布局“优起来”

乡村建设规划先行,必须坚持因地制宜、量体裁衣。

曾经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腿泥,到如今硬化路宽阔平坦,小康屋鳞次栉比。泾川县高平镇三十铺村的“蝶变”吸引了不少周边群众前来“打卡”。

“我们围绕‘改’字塑风貌,结合‘治’字提内涵。”高平镇人大主席马亮说,在规划建设过程中,注重对“原汁原味”的保护,深度挖掘丝路驿站、农耕民俗等文化内涵,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打造具有乡村气息、田园诗意的农旅融合示范村。

20230808094805919-50-f255e.jpg_scale_.jpg

图为泾川县高平镇三十铺村农旅融合示范点建设

高平镇三十铺村只是泾川县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该县以建设看得见的“城乡美”、塑造看不见的“内在美”、催生能感受到的“发展美”为目标,坚持“县上指导、乡镇牵头、村为主体、群众参与”的原则,科学统筹村庄规划编制,全面启动23个发展类村庄规划编制,完成13个乡(镇)和11个村庄规划编制现场踏勘、资料收集、地形图测绘等工作。积极创建党原高寨等4个省级示范村,城关凤凰等12个市级示范村,申报创建高平镇三十铺村等4个村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村,完成17个村创建方案编制工作。

20230808095033544-97-b7f99.jpg_scale_.jpg

图为泾川县党原镇高崖村一角

人居环境“美妆” 乡村颜值“靓起来”

“自从开展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后,村里路净了、渠也清了,饭后老人娃娃也有了活动的场所,笑声多了!”谈起村庄的“蜕变”,82岁的枣林子村群众王甲才高兴地说。

王甲才老人眼里的村庄“蜕变”得益于泾川县开展的农村人居环境“543”集中整治行动。

20230808095111927-11-f0020.jpg_scale_.jpg

图为泾川县红河乡田赵村

泾川县聚焦房前屋后、村庄周边、沟道河道等重点区域,累计投入各类垃圾清运车辆88辆,投放垃圾箱330个,清除农村生活垃圾2900多吨,拆除废弃厂房棚舍342处,完成农村户厕新(改)建3185座,完成造林封育1.45万亩,乡村“四旁”绿化960亩,整修道路林网80公里,乡村“颜值”不断提升。

村里环境好了,村民干事创业的心劲也就更足了。“我们从内心深处感到高兴,生活都有了精气神。”罗汉洞乡挽头坪村民魏红民道出了泾川群众的心声。

20230808095246410-75-e4d9f.jpg_scale_.jpg

图为泾川县玉都镇移民新村一角

特色产业“固本” 乡村根基“实起来”

如果说乡村美了,是“面子”上的荣誉,那么百姓富了就是“根子”上的实惠。

2023年4月,泾川县玉都镇官村村的李美丽承包了4个钢架大棚和1个日光温室,仅4个月就收入6万多元。

20230808095413164-68-76e08.jpg_scale_.jpg

图为泾川县泾明乡白家村一角

泾川县泾明乡白家村依托文旅康养产业链建设,全村从事农家小吃经营、手工艺品制作、土特产品销售的群众达到42户,群众“搭上旅游车,吃上旅游饭,让昔日的贫困村如今变身“明星村”“旅游地”。

产业是基础,富民是核心。泾川县把产业培育放在乡村建设的首要位置,打造平凉红牛、优质苹果、设施蔬菜、中医中药等重点产业链建设,制定出台《泾川县农业特色产业扶持管理办法(试行)》,全县牛饲养量达到6万头,苹果园总面积18万亩,果品产量26万吨,建成日光温室1120座、钢架大棚5426座,蔬菜种植面积达到4万亩,蔬菜产量8万吨,农业经济增长的“引擎”更加强劲。

20230808095628687-60-9cd73.jpg_scale_.jpg

图为高平镇三十里铺乡村建设美景鸟瞰图

文明乡风“育魂” 乡村底色“暖起来”

和美乡村,不仅要有让村民“身有所栖”的小康住宅,更要构筑起村民“心有所寄”的精神家园。泾川县高标准建起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严格按照“六有”标准,实现全县15个乡镇(城市社区),221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全覆盖。

20230808095734057-39-3ecc6.jpg

图为泾川县白家民俗文化旅游景区

连续举办三届“身边好人·感动泾川”道德模范颁奖活动,累计表彰道德模范、泾川好人等先进典型1200余人,布设各类宣传橱窗、彩色墙绘1800余处,常态化开展文化服务惠民、特色文化传承、文旅融合提升活动1600余场(次),有效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引导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乡村良好氛围。

20230808095855262-78-a1da3.jpg_scale_.jpg

图为泾川县平凉红牛鼎康肉牛育肥场航拍图

如今的泾川,勤俭节约的风气浓了,邻里互生嫌隙的少了,互帮互助的典型多了……文明新风尚已经浸润乡村生活。

一项项产业落地生根,一座座村庄华丽蜕变,一个个农民喜笑颜开……站在新起点上,泾川将接续奋斗,点燃产业“新引擎”,释放发展“新活力”,提升乡村“新颜值”,让新希望播种在广袤田间,让新动能孕育在美丽村落,大步迈向和美乡村康庄大道……

(李聪)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任军辉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