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4 21:54:50 贺婕 孙涵 尹泽
为进一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生“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的殷切期望,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与环境学院“石子农情”实践团队积极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于7月8日抵达陕西省榆林市鱼河镇,展开数字科技助农实践活动,完成了文化寻访、基层调研、“云采摘”直播带货、新媒体农业宣传等农村新发展模式的多元化探索,助力鱼河镇农业发展,以青春力量推动乡村振兴发展迈向新篇章。
寻红色、访传统,乡村文化要振兴
榆林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7月8日实践团队参观了陕北民歌博物馆、夫子庙四馆与榆林老街,不仅对陕北的历史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还对该地区的历史与风土人情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实践团成员白兆讲到:“在这里看到了不同地区的陕北民歌艺术表达,被深情的歌声所打动,感受到了民歌中蕴含的深深乡愁和基层人民对生活的热爱。”
实践团队参观女子民兵治沙连
榆林也是一座实实在在的红色城市,实践团队于7月9日参观了女子民兵治沙连、彭德怀临时指挥所与鱼河防空洞来寻找这片土地上的红色基因,通过一件件史实,一个个故事,一张张图片,再次重温了那段峥嵘的革命岁月,铭记下这一段光辉的革命历史。之后实践团队制作了宣传片《榆林,其实也很美》来更好地宣传这片土地上孕育的传统文化与红色记忆,助力榆林乡村文化振兴。
深入基层看发展,乡村振兴打基础
7月10日与11日,团队的成员们走进田间地头,通过走访当地的种植户和访谈鱼河镇政府主管农业领导,切实了解到鱼河镇农业农村发展现状,为进一步开展助农实践活动打下扎实基础。
实践团队在驻村书记的带领下采访西瓜种植户
两天的时间里,团队走访了鱼河镇下属的五个行政村。调查发现自营农田、特色大棚、家庭农场、农产品加工厂是鱼河镇四种主要的农业发展模式。在走访过程中发现鱼河镇现有农业产业都已具备了完善的发展业态,但是农(副)产品的销售方式多为线下售卖,在进一步拓宽农产品市场来说,还存在一定的发展瓶颈。
实践团队参观益养源米茶加工厂
为了更好的了解鱼河镇农业发展的整体情况,实践团就此问题采访了主管农业的王建趋镇长。王镇长介绍到:“鱼河镇在全面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探索出了村组联合专业合作、公司运营产销一体的特色农业发展新路径。不仅保障了百姓的菜篮子,也守护了菜农的钱袋子,用设施蔬菜产业撑起了农民的小康梦。但是当地农民的销售渠道受限,缺乏网络销售平台的相关技术,数字化运营较为落后,以至于好产品很难走出鱼河镇,走出榆林市,甚至会出现贱卖或者滞销的情况。”
实践团队采访王建趋镇长
直播带货“云采摘”,乡村振兴展新颜
调研访谈结束后,经过两次会议集中研讨,“石子农情”实践团队最终决定通过直播带货与创意“云采摘”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打造直播带货新模式,为鱼河镇农业产业发展探索新方向。
实践团队在直播带货
7月11日,实践团队积极投入到直播带货工作中,通过抖音与微信双平台开展直播,宣传鱼河镇特色农副产品,结合“云采摘”品牌活动以及特色漫画带动直播流量,同时借助微信助农平台“烟火计划”打造了“鱼果有约”特色小店。
实践团队在火龙果大棚开展“云采摘”活动
经过两天紧锣密鼓的直播活动,“石子农情”实践团队正式销售期间全平台共直播4次,累计收获观众点赞6.5万次,营业额超8500元,为当地农产品绘制宣传漫画海报20余幅,通过“云采摘”品牌活动最远吸引到了600公里外的西安游客驱车前来体验采摘。
团队原创部分漫画海报与“鱼果有约”小程序页面
此次直播活动获得圆满成功,活动在宣传鱼河镇特色农产品的同时,让当地政府看到了数字经济对于鱼河镇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是利用网络新媒体平台助力新农村建设的一次重要尝试。
走进基层干实务,振兴成果筑牢固
7月13日上午,实践团成员深入了解了基层干部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李宁书记讲到:“由于陕北黄土高原的地理因素,镇内部分地区路段坡度较大,有时因天气影响,如短期强降雨等情况,可能导致塌方情况发生。”在实践期间,恰逢一夜大雨,为防止存在潜在危险,实践团成员跟随李书记照例检查每条路段,存在凹陷,塌方的地方第一时间抢修,到风险路段进行勘测,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部分进行及时调整与修缮,以保证村民们的人身安全。
实践团队跟随基层干部一同到风险路段进行勘测
经过13号一上午的走访,实践团成员了解到鱼河镇有很多因身体情况或者是家庭成员组成情况导致缺劳致使贫困的家庭。这些家庭是鱼河镇基层干部平日走访帮助的主要对象。据村民介绍,为带领全镇家庭脱离贫困,基层干部在艰苦的条件下日夜走访调查,现鱼河镇已实现全面脱贫,所有家庭都在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最后,实践团队同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同校驻村干部高明旺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他指出:“基层干部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承担着促进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不仅需要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更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为百姓干实事的决心。”
实践团队同干部高明旺进行了交流
政校合作促实践,乡村振兴谱新篇
7月13日下午,“‘石子农情’团队‘三下乡’助农实践成果汇报工作会议暨实践基地共建仪式”在鱼河镇政府2楼会议室举行。共建仪式上,政校双方签署了《社会实践基地共建协议书》,实践团队与鱼河镇政府互相赠送了特色纪念品。此次政校合作,为青年们提供了宝贵的社会实践能力锻炼的机会,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乡村助农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充分发挥了基层工作和大学课堂有机结合的巨大优势,圆满完成“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的助农任务。
实践团队与鱼河镇政府合影留念
青春石子担使命,“石子农情”实践团队此次“三下乡”活动的成功,是青年学子响应乡村振兴政策的一次小的探索和尝试,但为鱼河镇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展现了青年学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担当和使命。同时成员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丰富经历,增加认同,在祖国的广阔天地里学习实践理论知识,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