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2 09:17:31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集中展示榆林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突出成就,即日起,农业科技报社联合榆林市委宣传部、榆林市乡村振兴局特别策划“乡村振兴的榆林实践”专题,通过记者实地走访调研,全面发掘各地在推进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更加坚实步伐,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提供有力支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新时代数字农业发展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同频共振、同向同行,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群众在家里就能看到村庄的实时动态,村干部可随时随地通过屏幕发布最新消息……近年来,榆林市榆阳区马合镇把数字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让数字技术融入乡村生活,成为乡村发展的“好帮手”。
搭起“服务台”
“一屏观全村、一网管全村”。近日,记者走进马合镇的“数字大脑”——“数字乡村·智慧马合”公共管理系统平台指挥中心。
令人眼花缭乱的应用技术模块,集多功能于一体的数字乡村指挥平台大屏幕,给人“豁然开朗”的视角冲击……这是记者对该数字指挥中心的第一“智慧”印象。而随着了解的深入,平台的功能核心定位带给记者更大的心理冲击。
“这个平台说简单一些,就是通过手机、电脑、监控设备、智能软件系统,记录工作、管理干部、存储信息、便民服务、采集产业数据、打通数字经济通道。”随着马合镇党委副书记高子云的介绍,“数字乡村·智慧马合”公共管理系统平台治理框架和格局一点一点地在记者脑中铺展开来。
2021年以来,马合镇以数字技术提高社会治理效能,以智慧农业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着力打造数字乡村和智慧农业试点,迈出了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第一步。
据了解,通过该平台,可实现政务管理规范化、服务群众多元化、综合治理网络化、增收富民长效化,强力助推乡村振兴。
建起“信息桥”
透过马合镇“数字乡村·智慧马合”公共管理系统平台,这里实时展现村里的情况,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村里的动态,开通村民小程序,可以及时向村民传递重要信息,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马合镇补兔村智能滴灌系统作为数字乡村的样板,它可以通过数字农业服务平台,实时掌握测土配肥指标、灌溉记录、病虫灾害等。目前,马合镇26000亩农田全部实现了智能化滴灌技术。
“过去是漫灌,费时费力,现在通过智能滴灌,既省时又省力,再也不需要在田间来回奔波。”补兔村二组村民王忠明说。
近年来,马合镇以“社会治理智能化、产业发展智慧化”为抓手,用好“数字乡村·智慧马合”平台、智慧马合APP、便民服务小程序三个平台,做好智慧党建、乡村振兴、社会治理、工作管理、政务服务五个工作模块,逐步提升平安建设、现代农业、服务群众、政务服务智能化、数字化管理水平,在实践中逐步蹚出一条数字乡村建设的新路子。
高子云说,“数字乡村·智慧马合”平台对深化网格化管理和推进农村社会治理有着积极的作用,真正做到综合治理,群防群治,推动乡村社会治理水平上新台阶。
迈上“新道路”
马合镇位于榆林城西北40公里处,全镇9个行政村5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4142人。这个规模并不大的基层乡镇的领导班子颇有“智慧”之志,在全区乃至榆林全市乡镇(街道)中,迈出了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第一步。
“我们有一个社会治理综合信息平台,这个平台与指挥中心的治理手机APP相关联,平台上可以查看所有网格员日常打卡和在线情况,点开网格员图标可以看到网格员的人员信息,包括网格员姓名、电话及所负责辖区范围等。”高子云在社会治理综合信息平台轻轻一点,一个个完整的流程跃入眼帘。
通过APP连接的是一个个活跃在基层的网格员。所有网格员的动态,指挥中心也都能时时掌握——平台里的“回放轨迹”功能,可以查询到所有网格员一天的活动轨迹,提高服务效能。
如今的马合镇,数字乡村一张图将精细化服务延伸到乡村,从乡村治理、便民服务等为切入点,不断推进乡村数智化建设,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治理能力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让科技走进家乡,让智慧融入生活,在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新路上,马合镇正在书写更多的新“数字乡村”故事,靠着“数字大脑”带动,一步步登上了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时代列车。
农业科技报乡村振兴报道组:耿苏强 谷幸 梁小波 符金壮 李煜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