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几十载不改初心 新征程厚积薄发

——甘肃文县任和农副产品公司董事长任付全采访侧记

2023-09-11 17:23:48   

“这是我们出口东南亚的纹党参,这样大小的仓库我们有十几个,都是恒温的。” 甘肃文县任和农副产品公司董事长任付全拉开仓库的铁门告诉记者。进入仓库眼镜上开始起雾,室内外温差很大,一箱箱药材码放整齐,各种农特产品堆积如山。

20230911172808311-90-e4f53.JPG_scale_.jpg

仲夏之初,记者来到甘肃文县桥头镇,见到任和农副产品公司董事长任付全,任总讲述了这些年自己的奋斗历程。

20230911173000259-51-e3689.JPG_scale_.jpg

立志改变乡亲们的穷困生活

七十年代末,我们国家经济制度上进行了一次大变革,穷困的劳动人民开始放开手脚,解封思想,向经济效益进军,有一些胆大的人放下“铁饭碗”,逐梦市场。任付全就是其中一位,那个时候,他有一份收入稳定、相对体面的工作——乡村教师。但残酷的现实一次次打碎他的梦想,村里通向外界的路又窄又陡,给日常出行带来极大不便,遇到下雨根本无法出行。若有紧急事情,只能听天由命。出行困难,也严重影响农副产品的出售,一些时令农产品只能眼睁睁看着烂掉。任付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番思索后,下定决心帮乡亲们卖农副产品,这一决定遭家里人的强烈反对。没想到,几天下来,第一单生意收入比自己几个月工资都多,他毅然决定辞去教师公职,下海经商。

20230911173209643-66-2e6d2.JPG_scale_.jpg

从此,文县的山上多了一个马帮,众人肩扛马驮药材和花椒,行走在陡峭的山路上,为了减少开支,昼伏夜出躲避盘查,往来于甘川之间。在四川卖掉花椒和药材,回来时又驮上紧俏流行的商品在文县销售,就这样坚持了几年。那个时候真不知道什么叫累,也不考虑自己身安全,只知道不能辜负了乡亲们的期盼。

20230911173040250-29-9b473.JPG_scale_.jpg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农村面貌得到改变,农民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和改善。乡村道路实现了村村通,国家对农产品不再征税,并加大绿色通道支持,马帮退出了历史舞台,开始车辆运输。但在乡村收货时,最实际的运输工具还是拖拉机,他自己坐过手扶拖拉机,也坐过农用车,打滑翻车是常有的事,好几次险些丢了命。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因为他知道,自己多跑几趟,村里孩子就能有学上,也许会出几个大学生。

多元化发展

任付全通过个体户的实践和经验积累,为了更好地完成农副产品和药材的购销,2014年成立了文县任和农副产品有限公司,主要购销大红袍花椒和纹党参。文县的花椒种植历史悠久,被称为文州贡椒,是文县的地理标志性农产品。目前文县种植大红袍花椒47万亩,丰产20万亩,年产值达7亿元,其中桥头镇种植5万亩,产值近2亿元。文县最出名的中药材就是纹党参,由于文县特殊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其药用价值和人参媲美。由于产量低,市场存货少,在东南亚市场很畅销。同时任和公司也收购一些其它药材和农副产品,解决农户卖难买难的问题,就地解决农户的实际困难。在公司的带动和影响下,周围五六个镇的农户都在种植花椒和中药材。公司和二十多个专业合作社签订了购销合同,把文县的花椒、纹党参和农副产品卖向全国。

20230911173138761-13-17231.JPG_scale_.jpg

为了增强企业的竞争力,适应市场发展要求,任和公司开始多元化发展。首先在县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成立花椒产业协会,给所有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做好花椒树的日常养护、病虫害防治、品种改良、精细化管理,为增产增量夯实了基础。2023年喜获大丰收,产量是去年的2倍,桥头镇5万多亩花椒有望突破2亿元产值。

文县洋汤河天池镇境内,水质甘甜,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成份,在东西部协作共建时,青岛市提供了一套纯净水净化设备,由任和公司负责落地。目前已完成厂房建设,投入生产运营,提供就业岗位30多个。

20230911173252828-88-3d327.JPG_scale_.jpg

为了解决老百姓对无公害蔬菜的需求,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任和公司又斥资几百万建立了150多亩农业观光示范园,把蔬菜种植和旅游观光结合起来,带动消费,提高经济收入,转化劳动力就业岗位30多个。

身残志坚 不改初心

据任付全讲述,四岁时,一次意外造成自己右眼失明,落下终身残疾。长大后,他从来没有因为眼疾自卑,反而是愈挫愈勇,成了周围人学习的榜样。任和公司成立后,在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他通过各种方式先后为12名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人均每月收入2600元以上。

20230911173332689-24-2ee35.JPG_scale_.jpg

谈到未来的规划时,任付全沉思了一下说,自己是土生土长的文县人,之所以能走到今天,支持自己最大的动力依然是乡亲们的信任。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解决乡亲们卖难买难的问题,尽管现在商品销售的渠道很多,但这份沉甸甸的信任使他一辈子都不能释怀,只要身体允许,他会一直走下去。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个年出栏万头的现代化养猪场已经开始建设,同时在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一个万亩中药材基地已经完成道路修建和土地流转手续,建成后将为文县中药材种子改良、科学种植管理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将会成为文县药材种植的一面旗帜。

20230911173411258-24-80493.JPG_scale_.jpg

路漫漫其修远兮。任付全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少年,虽年已半百,但初心未改,他用行动诠释了一个本土企业家的责任和担当。在新时代的商海中勇立潮头,抓住契机,多元发展,奋力前进,树立了一个现代农副产品公司的新标杆。

文/图/视频拍摄 /制作 /任军辉  /赵燕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任军辉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