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盛会新观察|未来农业是现代农业多元发展的高级形态

2023-09-21 18:07:22   

未来农业发展的战略路径是什么?

未来农业发展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学科与专业去支撑?

未来农业发展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

这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来研究院成立后承担和探索未来农业发展战略使命。

9月21日,在2023未来农业产业发展大会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就未来农业与产业形态发表主旨演讲时,对该校未来研究院功能定位及未来农业与参会的院士专家进行了交流分享。

9月1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来农业研究院在第30届农高会开幕当天在杨凌示范区全面动工建设。

IMG_256

吴普特表示:“下一步,学校将以未来农业研究院建设为抓手积极谋划建设旱区农业国家实验室,加快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建设步伐,助力杨凌示范区建成世界旱区农业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从全球视角来看:目前全球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相互交错期。其中,一些发达国家已完成传统意义上的现代农业进程,一些经济相对落后、工业化进程较慢的国家仍处于传统农业阶段,而我国总体上正处于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期。

“美国等种业强国已通过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进入育种4.0,我国育种技术还在由传统杂交育种2.0向分子育种3.0过渡。”吴普特举例说。

IMG_256

2023未来农业产业发展大会期间,来自中国工程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所、国际农业教育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等院所院士专家,围绕农业技术革新、成果转化、创新创业等发表主旨演讲,就中国未来农业发展面临的关键挑战和共性问题展开探讨。

IMG_256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种业科技、数字化、智能化、以及农产品精深加工、功能性食品开发等方面,均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上述存在的问题是与会院士专家认为当前必须面对、未来必须破解的难题。

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刘继芳说,农业已进入了数字智能化时代。现代信息、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被应在农业生产、流通、营销的全过程,智慧农业将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IMG_256

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温铁军认为,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一部分是从 Anglo Saxon (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即大农场农业演化而来。目前,我国农业正在汲取以往不合理的基础上,向生态化方向调整。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未来农业的内涵,也是符合二十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方向。温铁军说,农业本身就是生命产业,未来农业产业也一定要跟大健康产业、康养产业、生命产业结合,因此,未来农业应该是向多业态、多元化、多主体、多方向调整。

安全、绿色、健康、智能、多元发展……吴普特说,未来农业将以绿色发展和健康引领理念为指引,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以生命科学和智能技术为基础支撑,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业态多样丰富、经营主体多元的产业体系,是现代农业与时俱进的一种高级形态。

全媒体记者:耿苏强 李煜强

编辑:张静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