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展商”从农高会得到了什么

2023-09-22 15:01:47   

历经30年的改革创新和持续发展,杨凌农高会始终聚焦服务“三农”,让农高会特色愈加鲜明,品牌效应不断扩大。

30年来,累计吸引来自全国34个省(区、市)以及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家涉农企业和科教单位参展,3000多万客商和群众参展参会,参展项目及产品超过18万项,累计促成投资与交易额超过1万亿元,品牌价值871.19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品牌效益。

1695388058942

30年来,农高会在助推农业科技成果从“深闺”走向“开放”的发展进程中,搭建出了一条依托科技创新助农增收,助力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致富大道。为农民、为企业、为乡镇、县区、省市、国家,甚至为世界农业发展,搭起了沟通交流的舞台。

d7b168c0bedae07c0315414ab67b7a0

9月20日,杨凌农高会举行了集中签约。其中,签约项目56个,签约金额232.1亿元,项目涉及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农业装备制造、商贸服务等产业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农高会的成交(签约)逐年递增,为农民增收致富,区域产业发展,省市区的经济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

记者了解到,本届农高会西安展团共洽谈确定农业合作项目46个,合作金额238.196亿元。西安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在采访中表示,通过参加农高会,西安近年来在推进更高水平乡村振兴,都市现代农业,优势产业集群等方面优势持续提升,全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一年一届的杨凌农高会,已成为广大参展商、参会群众交流农业发展最新动态、寻求合作商机、求“经”取“宝”的重要平台。

如果仅仅只认为,杨凌农高会只是促成交易的平台,那就太狭隘了!

1695387917629

30年来,杨凌农高会从“农博会到科技会”,从小规模到大品牌,从籍籍无名到赫赫有名,从“农业科技大集”嬗变为“国际大集市”。如今的农高会,已成长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农业品牌展会之一,杨凌农高会既“通天线”,又“接地气”,通过一项项农业高新技术的展示推广,让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遍地开花,讲述着科技创新驱动乡村振兴的生动故事。

杨凌!因为聚集了7000多名农业科教人才,累计培育新品种1100多个,攻克了黄土高原修复这一世界难题,为旱区输送农业专业人才30余万人……等等这些喜人、惊人的成果背后,注定了杨凌能成为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其不仅是国内农业合作的平台,也成为了全球农业合作的新载体、新范式。

20211028154342_507

从起初的数十万人次到如今每年百万人次参展参会,杨凌农高会的国内、国际朋友圈在不断扩大,进一步提升了农高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凸显了农高会的品牌效应。

杨凌,也借助农高会这一品牌效应,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大力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科技引领农业现代化作出了示范,为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蹚出了新路,为国家布局建设农业示范区创造了范例。

31b98d3b3367c163481431026236635210 (1)

汉中市在本届农高会上签约5个项目,分别为黑米系列产品研发建设、茶饮料及果蔬饮品开发、华夏食无忧安全食品产业园建设、淫羊藿设施化繁育基地及中药材收储加工、三牧行千头牛繁育基地建设寻到了合作伙伴。

咸阳市武功县近年来着眼科技支撑和承接成果转化。通过农高会平台,与杨凌携手共建陕西省农产品加工贸易示范园区。先后建成小麦良种繁育和原原种基地等40多个示范基地。

如今的杨凌,正真成为了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示范推广的重要平台和国际农业科技合作交流的重要窗口。

1695388004659

透过农高会的“时光胶片”,不难看出,农高会在“不变”与“巨变”中实现“嬗变”。不变的是始终不忘服务“三农”的初心,巨变的是主动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背后的华丽转身。

值得注意的是,要有一个共识,农高会不仅仅是为某一个省、市、县,也不是为一个国家,而是要为全球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持续的科技动力,为他们搭建平台,提供舞台,推广成果,交流经验,探讨路径,凝聚智慧。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李煜强

编辑:牛姣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