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6 15:01:36
“叮铃铃,叮铃铃……”10月 12日凌晨 5:30分,西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急诊科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今年66岁的田大爷(化名)弯腰后突然感觉胸背部像是被撕裂了一样疼痛难忍,家人紧急求诊。 入院后,急诊胸部 CTA 结果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急性主动脉夹层!并且血管撕裂严重,随时有可能破裂,累及升主动脉根部,左冠状动脉受累撕裂并伴有心包填塞、胸腔积液,病人血压不稳呈现休克症状,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数据显示,田大爷所患的这种急性 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致死率极高,约有 50% 患者在发病后 48 小时内死亡。若未得到有效干预,发病后死亡率每小时增加 1~2%。不仅如此,心包和胸腔积液预示着夹层已经出现破裂前兆,如果在上手术台之前破裂,即使医生在场,也极难挽救患者生命。 时间就是生命,在胸心外科梁小平主任统筹协调安排下,西交大一附院驻榆心外科专家王海晨教授、李静教授、陈强教授,麻醉手术部任浩敏教授,体外循环团队吴耀军教授紧急集合,开展 MDT 讨论,制定手术方案。 在完善相关术前准备后,13:00田大爷被推入手术室,一场对技术能力、团队配合程度的考验正式开始。
手术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王海晨教授为患者建立体外循环。右侧股动脉被游离好,经右侧股动脉插管,同时从正中开胸,切开心包后见大量凝血块,清除血块后经右心耳插入腔房引流管,建立体外循环。随后,立刻降温至鼻咽温达 33℃,阻断升主动脉,经逆灌灌注 4℃ 的心脏停搏液。心脏技术停跳。
此时,手术进入第二阶段:修补血管。切开主动脉探查发现,主动脉夹层破口位于窦管交界、升主动脉后壁,主动脉窦部扩张,左冠状动脉开口撕脱,主动脉瓣呈重度返流。王海晨教授选择BENTALL术式解决血管问题,以带人工血管的机械瓣膜置换重度返流的主动脉瓣,人工血管吻合了左右冠状动脉开口后,缝合人工血管与升主动脉远端,一针一线间,再次连接起一条生命的通路。 最后一阶段,在麻醉医生的配合下,患者心脏逐渐复跳,体温渐渐回升。下午16点30min ,历经 3小时30min,期间体外循环 89min,升主动脉阻断 60min,深低温停循环 20min,BENTALL术顺利完成,将田大爷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术后,田大爷被送进重症医学科,在陈永胜主任指挥下对其进行密切监护和对症治疗,目前患者恢复良好。
主动脉夹层被称为一颗随时会引爆的“不定时炸弹”,是一种极其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该病死亡率极高,早期准确识别、快速精准手术、术后科学康复,成为挽救该类患者生命的重要决定因素。 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以来,西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增设心血管外科,宣告了以榆林为中心,周围300公里没有心外科历史的终结,填补了榆林医疗学科建设版图上的空白。现在,院内一支以心血管外科、麻醉手术科、影像中心、重症监护室和急诊医学科等为主力的医护团队,随时待命,尽全力抢救可能接诊的每一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挽救患者生命及其家庭的同时,不断提高业务技术能力,填补了区域内多项技术空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奇迹,真正实现了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家级”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