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治沙英雄奇三仁: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交上完美答卷

2023-10-17 09:53:44    董鹏辉

奇三仁,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在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大路镇何家塔村,植树造林治理库布齐沙漠23年,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将4000亩荒漠变成了绿洲。

20231017095748172-54-476bf.jpg_scale_.jpg

经过23年的拼命努力,曾经漫天飞舞的风沙失去的昔日里嚣张的气焰,留下来的是野兔蹦、飞鸟鸣、绿树摇摆着身子示“欢迎”。其中的酸甜苦辣无法言喻、岁月也拿这位顽强的老人没有办法,只能用尽全力在他的额头留下代表着“到此一游”的皱纹。

已然75岁高龄的他,依然不屈不挠,没有享受着艰苦奋斗后的美好,依然想着用好资源,促进村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产业发展和村民增收。

20231017095826851-37-96e63.jpg_scale_.jpg

奇三仁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产业要发展,特色养殖少不了,2017年奇三仁及其家人成立了亿嘉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始牛、羊、猪、鱼、鸡的规模化养殖,与当地150多户农民签订玉米及秸秆收购合同,解决了农民玉米销售难、秸秆焚烧污染环境的问题,通过“合作带动、农户参与、共同致富”的发展理念推动产业发展。

猪场建设用地约12000平方米,投资约1200万元。现存栏肉猪2800余头,繁育种母猪520多头,储备种母猪50多头、种公猪5头。设有母猪舍3栋、产仔舍3栋、产床80套、保育舍2栋、育肥舍5栋。配套建筑有独立水塔1座、标准化饲料加工车间1栋、玉米、饲料储藏仓1栋。同时,还具有标准化消杀间、人工采精室、药品室等功能室,配备1名技术员,员工宿舍与生产区自然分离。

20231017095921202-93-e6219.jpg_scale_.jpg

牛场建设用地约11000平方米,投资约800万元。现存栏“西门塔尔”牛种母牛180多头,育肥肉牛80多头。设有标准化牛舍6栋,包含母牛产仔舍1栋,犊牛保育舍3间;母牛运动场1个、青储池2个、草料库房1栋;其配套建筑有独立水塔1座;同时,还具有标准化消杀间、药品室等功能室,配备1名技术员。

羊场建设用地3400平方米,投资约100万元。设有标准化羊舍2栋、产羔舍1栋。现存栏绵羊280只。其中“黑头萨福克”种羊160多只,杜泊种羊120多只。

亿嘉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厂区总入口设有人、物消毒间,车辆消毒池、厂区隔离室,消灭传染源,切断病菌传播途径。

20231017100001110-65-9823e.jpg_scale_.jpg

据介绍,2020年亿嘉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被自治区农牧厅评为“十佳农民合作社领办者”荣誉称号,同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农牧民合作社示范社。2022年荣获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称号。

亿嘉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把“作示范,勇争先”作为目标定位,发展绿色养殖,助力乡村振兴,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近年来,带动周围农户发展养殖业,人均年收入增加约5万元。未来几年,亿嘉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要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着力打造品牌,延伸产业链,依托绿色生态环境优势开发旅游产业,力争成为行业领头羊。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奇三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走在了政策的最前头。

找准路子突出特色多元化发展:

奇三仁所处地理位置优越,距离准格尔旗大路镇工业园区10公里;距离呼和浩特市区80公里;距离火车站10公里;距离最近的高速路口只要4公里。

2001年奇三仁及其家人注册并建设投产三立高种养殖有限公司。

2005年通过全面考察,顺应消费趋势,发挥地理优势,着力打造建设休闲度假娱乐场所——熙泰吉旅游度假村,度假村占地6000多平方米,2006年6月正式开始营业,坐落在青山绿水中,风景优美,景观独特。2008年荣获“自治区特色餐饮十佳企业”称号,2013年被自治区旅游局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五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公司盈余利润投入荒漠绿化工程,同时也给周边村民带来了就业机会,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20231017100037241-45-2300e.jpg_scale_.jpg

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多年的打拼,奇三仁成为了当地远近闻名的种养业大户,谈起未来的发展,他的发展方向:一是引进牛羊猪深加工企业,开发下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二是引进酒店、民宿等旅游资本,把乡村旅游搞起来;三是引进种养殖人才,提高种养殖效率;四是加强产业人才储备,人才是宝贵的资源,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做好乡村的文化服务、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的工作才能迎来农业、农村、农民的全面发展与变化,才能让乡村的风貌一新,乡民的面貌一新。

美好生活是奋斗出来的,既要“口袋股”,也要“脑袋富”,奇三仁根据自己的学识和经验,以农民精神新风貌、乡村文明新气象为鄂尔多斯绿色发展做出了贡献,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思想文化力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交上完美的答卷。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董鹏辉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