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陕西绥德县薛家河镇围绕高粱产业谋振兴——高粱红 产业旺 日子火

2023-10-17 13:13:45   

仲秋时节秋风爽,高粱熟来红满天。

640 (1).jpg

高粱种植遍布山沟峁梁

走进绥德县薛家河镇,高低错落的梯田里,一株株红高粱穗粒饱满,随风摇曳,成了秋日里最美的“丰”景。

640 (2).jpg

穗大籽实

“今年全镇打造了两万亩高粱种植基地,仅此一项预计全镇可增加收入4000多万元,人均收入增加2500元以上。”绥德县薛家河镇镇长刘玮说。

满山的红高粱,在薛家河镇这片黄土地上变成了“乡村红产业”。

万亩高粱喜获丰收

过去的薛家河镇和绥德其他多数乡镇一样,劳动力外流、土地撂荒严重、村集体经济发展薄弱。为了解决这一突出问题,2021年,薛家河镇对辖区14个行政村2万亩撂荒地统一规划,整治为适合机械化耕作的良田。2022年起,该镇集中连片种植“晋粱3号”糯高粱,亩产可达1000至1500斤,亩均收益在1800元至2500元之间。

“今年我们村集体种了200多亩高粱,群众种了500多亩,全村收入16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0多万元,比过去好太多了!”薛家河镇高家沟村党支部书记高长明说,高粱很适合陕北的黄土地,高家沟村准备继续扩大高粱种植规模,从山上到坝地,全部种上高粱,带动全村人致富。

640 (3).jpg

高粱鼓起种植户“钱袋子”

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鼓励农民广泛种植高粱,薛家河镇政府租地,委托第三方专业合作社种植了200亩试验田,不仅有效带动了各村集体发展的积极性,还实时掌握了高粱生长的各项指标,积极推进和完成了种植工作,既确保了集体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也为长期高粱种植产业探索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本。目前,全镇14个行政村村集体种植高粱3800多亩,村均种植220亩,仅此一项,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20万元以上。同时,鼓励当地留守群众自发种植和合作社流转土地种植,今年全镇累计种植高粱2万余亩,初步实现了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群众持续增收的目标,形成了“一镇一业”的高粱产业发展新格局。

支部引领产业大发展

人心齐,泰山移。

好产业必须要有好带头人。2022年底,薛家河镇党委牵头,联合14个行政村组建高粱产业联合党支部,为高粱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40 (4).jpg

薛家河镇周家桥村高粱种植基地

薛家河镇党委书记许文元说,“产业联合支部成立后,每周召开会议进行市场分析、技能培训和工作部署,及时研判解决问题,以去年试种高粱的三个村为典型案例进行思想引导,有效解决了人心散、资源散、市场散的难题,各村从不愿意种植到被动参与,从消极应付到主动管理,从市场担忧变为前景看好。”

在产业推进的各个环节,联合党支部各成员充分发挥出了产业发展的指导员、市场信息的调研员、科学种植的施工员和订单农业的服务员的作用,提出了一系列符合镇情的发展思路,并及时分析研判各地不同品种种植规模及市场需求,在耕、种、收等全流程一线参与并督促指导,主动对接终端市场提高售价促进增收。

640 (5).jpg

机械化收割(资料照片)

在联合党支部的引领下,薛家河镇的万亩“粱”田逐步实现了规模化、机械化、优质化发展,有效发挥出1+1>2的叠加效应。稳定的合作模式给农户带来了安心,保质的种植模式给农户带来了信心,可观的效益收入给农户带来了开心。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抓好产业联合党支部建设,打造‘高粱红’特色产业,大力提升产业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让高粱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朝阳产业。”许文元说。

“订单农业”让农户无忧

今年3月,榆林镇北台酒业有限公司集中采购薛家河镇周家桥村14万余斤高粱,兑付货款近30万元,率先享受到“订单农业”带来的红利。

640 (6).jpg

签订种植协议

近年来,白酒企业对红高粱需求量越来越大,特别对优质高粱收购大都采取“订单农业”。薛家河镇普遍种植“晋粱3号”全糯型高粱品种,该品种出酒率高,产酒品质好,是中国浓香型、酱香型四大名酒和汾酒的主要酿造原料,深受各大酿酒厂欢迎。为了确保村集体和群众利益最大化,薛家河镇主动对接酿酒企业等终端市场,与榆林镇北台酒业、山西晋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酿酒企业达成“订单”合作,从根本上解决了销路问题。

薛家河镇楼坪村农民李胜利今年种了80余亩高粱,走的就是“订单农业”,不仅平均亩产高,而且订单稳定,收购价格有保证。“过去自己种高粱,种少了没人要,种多了又怕卖不掉,现在有了‘订单农业’,有多少就能收多少,我们种地也有信心了。”李胜利说。

过去,薛家河镇的许多村子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没有任何创收渠道。在产业联合党支部的带领下,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门心思发展高粱产业,通过“订单托底”种植,按照“价格托底、订单收购”原则,整合人才、技术、市场等要素,引导乡亲们抱团发展,让高粱真正成为全镇的“红产业”。

“乡村要发展,产业是关键。目前,薛家河镇已初步形成了高粱产业发展新格局,我们将紧紧围绕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群众持续增收目标,在巩固和拓展现有规模和效益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高粱产业深加工‘后半篇’文章,带动农户稳定增收,全力助推全镇产业振兴、乡村振兴。”刘玮说。(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由刘涛摄)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符金壮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