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3 15:17:57
阳光玫瑰葡萄曾被誉为葡萄中的“爱马仕”,巅峰时期价格更是超百元一斤,让不少人直呼“吃不起”。但近两年,阳光玫瑰却开始走下“神坛”,从摆放在商超里的高端商品逐渐出现在街头巷尾,价格也越来越便宜,甚至跌破5元一斤。
阳光玫瑰为何价格持续走低?口味也越变越淡?如何才能种出高品质的阳光玫瑰葡萄?带着这些疑问,10月17日,记者采访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果树学教授张朝红,就相关情况进行了解。
价格“大跳水”,原因何在?
“阳光玫瑰的价格普遍下降,总体便宜了很多。”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见到张朝红教授时,他直言,近两年阳光玫瑰葡萄价格确实“大滑坡”。
张朝红告诉记者,阳光玫瑰是由“安芸津21号”和“白南”杂交选育,从2006年前后被引入国内,这个品种就以其独有的口感与特点抢占了市场高地,“果实香甜、果肉硬脆,耐储运,冷藏条件下可贮存一两个月不腐烂,且丰产稳产,抗逆性强,因此阳光玫瑰葡萄逐渐成为国内果农首选的栽植品种。”
此外,阳光玫瑰在国内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还得益于该品种良好的适应性,“既能在北方干燥地区种植,也能适应南方高温多雨地区,云南地区每年6月份前后就有阳光玫瑰上市。”张朝红表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阳光玫瑰葡萄栽植总面积已经超过200多万亩,国内市场整体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而种植面积不断加大、产量不断增多,阳光玫瑰的供求关系出现变化,成为它价格降低的主要原因。
口感变差,阳光玫瑰为何不“阳光”?
“以前吃起来满口果香,现在味道淡了许多。”
“皮变厚了好多,吃在嘴里都嚼不烂。”
……
从备受追捧的精品果到被群众“挑三拣四”,张朝红表示,阳光玫瑰葡萄口感变淡,主要是生产者片面追求葡萄亩产量造成的,“产量过高,果穗果粒过大,就会造成树体营养、果实糖分不足,严重影响葡萄口感。”
据了解,阳光玫瑰葡萄口感本身具有独特的玫瑰香味,但高品质的果品必须依靠严格的栽培技术与适宜的光热条件才能生产出来,近年来,国内阳光玫瑰葡萄由于价格高,受到果农追捧,种植面积骤然增大,生产中追求高产量,致使口感变淡,品质不断下降。
张朝红建议,要想保证阳光玫瑰葡萄品质、提升口感,需合理控产,确保每亩产量控制在2000公斤上下,粒重15克左右,穗重750克左右,如此才能防止葡萄出现空心果、糖分不足和没有香味的现象。
果皮表面有农药残留,吃还是不吃?
近期有网友爆料称,国内阳光玫瑰葡萄种植基地使用违禁农药和化肥,虽然事情真实性有待商榷,但部分人对食品安全的担心也引起了相关专家的重视。
张朝红表示,国家有严格规定,使用禁用农药是违法行为,这也是国家食品安全监管打击的重点。但是葡萄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出现病虫害或者需要调节葡萄生长发育时,可以使用国家登记、允许使用的农药。如果农药规范使用,一般不会有农药残留风险,而且由于雨水冲刷、阳光照射等影响,农药残留还会加快降解。
此外,部分群众对葡萄使用膨大剂有所异议。膨大剂是在葡萄生长过程中,使用的一种生长调节剂,它会促使葡萄长得更快、更大、品质更好。膨大剂的种类很多,目前国家对使用的膨大剂有专门规定,合理使用国家允许的膨大剂,对人体的危害几乎没有,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使用国家规定的膨大剂的水果。
如何管理,才能种出优质好葡萄?
张朝红表示,目前阳光玫瑰的种植前景依然看好,但种植户应考虑市场饱和度合理安排种植,切忌盲目跟风。同时,针对现阶段产量过高、品质不佳的现象,特提出几点种植、挑选意见,仅供种植户及消费者参考:
1、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微量元素,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2、果园生草,调节果园小气候,使树体更加健壮。
3、控制氮肥使用量,增施磷、钾肥,防止后期旺长,果实糖分不足。
4、根据阳光玫瑰的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需肥规律情况等,通过水肥一体化定时、均匀、定量进行管理。
5、进行避雨栽培,减少霜霉病灰霉病、日灼、裂果及果锈等情况的发生。
6、采用大冠稀植栽培模式,控制旺长,还具有管理操作方便、施肥投入减少、通风透光良好等优点。
7、消费者挑选时,偏青绿色的葡萄口感有一定酸味,黄中带绿口感酸甜适中,果实偏黄则口感较甜少酸。
张朝红表示,阳光玫瑰葡萄无论每斤上百元或价格持续低迷,都是一个不合理的现象,以后该品种将逐渐平民化,形成高端市场与中低端市场“两条腿走路”的销售格局。
全媒体记者:吴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