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6 10:26:07
陕西省丹凤县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是在已建成的丹凤县工业园区农业板块基础上规划建设,由核心区、3个科技示范区、3个产业辐射区构成。园区建成具备农业科技研发功能、生产功能、培育功能、示范功能、观光和生态多功能为一体的“一核三区三辐射”农业科技园区样板,示范引领全县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园区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为主线,遵循“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创新引领、效益惠民”的原则,构建结构完善的农业科技园区体系,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全覆盖、无缝衔接,促进县域农业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农业科技创新突破发展。
主要做法:
转换创新模式,助力科技企业融通创新
园区的主导产业为核桃、食用菌及肉(蛋)鸡产业,三个产业之间相互关联,互为发展基础;各产业体系的龙头企业相互深度交流合作,实现融通创新,产品迭代升级,实现产业循环可持续发展。
园区内核桃种植产业与食用菌、养鸡产业之间具有密切的内在关系,产业链条完整。①丹凤栽种核桃历史悠久,丹凤核桃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品种,品质优良。在核桃林下发展肉、蛋鸡养殖,实现种养结合,既促进核桃、养鸡产业发展,又保护环境。②利用鸡粪以及当地秸秆资源,发展以双孢菇、草菇为代表的草腐类食用菌,既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实现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双孢菇与草菇错茬生产,同一大棚,秋冬春季生产双孢菇,夏季生产草菇,实现了农业设施资源的充分利用。③双孢菇、草菇生产的下脚料用来生产有机肥,用于核桃种植的有机质来源,改善土壤,促进核桃种植健康可持续发展。④通过科技企业融通创新,完善丹凤核桃上游和下游链条。在核桃产业链上游,加大核桃新品种培育,建设新品种育苗基地,加大科管面积。在核桃产业链的下游,对核桃进行精精深加工,开发系列产品,包括核桃油、枣夹核桃、核桃巧克力、琥珀核桃,核桃皮加工成活性炭。对核桃进行精精深加工,提升了核桃附加值,延伸了产业链条。同时,孵化培育了天雨润泽、夏琳生物、山凹凹农牧有限公司等一大批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入驻园区。
在双孢菇产业链上游,加大双孢菇新品种培育,通过秦创原人才引进项目,成功引进加拿大双孢菇专家韦德.玛,加快双孢菇新品种的研发。实现双孢菇单位面积的稳产高产,同时,在双胞菇产业链的下游,对双孢菇进行精深加工,对标日本、韩国、中东及欧州国家开发系列产品。提升了双孢菇附加值,延伸了产业链条。
二、搭建科技平台,促进“两链”深度融合
丹凤农业科技园区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社会参与、农民受益”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创新为动力,通过机制创新,有效整合产业要素和创新要素,延长产业链条,推进农业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有机结合,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园村融合、园城(镇)融合,使农业科技园区成为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基础设施过硬、创新链条完整、管理体制高效、经营机制完善、产业特色鲜明、带动效应明显的现代农业发展先行示范区,引领支撑区域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现代农业发展。
在园区积极协调和推动下,陕西夏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当地的鸡粪、秸秆等农业下脚料资源,发展以双孢菇、草菇为代表的草腐类食用菌,既利用了废弃资源,消纳了养鸡粪污,又发展了食用菌产业,节省了林木资源,食用菌下脚料生产的有机肥。孵化出陕西春好时节有机肥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科技赋能,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将食用菌费料生产成各种专用有机肥,用于核桃种植,就近生产,直接还田。特聘西农专家有针对性的研究出用于酿酒葡萄的专用有机肥。提高当地葡萄品质,助推丹凤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
园区积极扶持双孢菇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延链强链。园区已建成双孢菇产业基地2个、菌种厂1个,吸引食用菌精深加工企业1家,对接外贸企业2家,产品出口欧洲、中东、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双孢菇鲜菇年产量突破4000吨,产值8500万元,带动1500户贫困户增收。
三、强力聚才引智,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园区积极落实了《丹凤县落实“千名人才创新创业”工作实施方案》,择优支持200名人才创新创业,确定园区首批重点支持创新创业团队10个,人才创新创业项目9个。先后建成新雨丹中药材博士(专家)工作站和棣花镇农文康旅人才工作驿站,引进余邵源等中药材研究方面博士生导师4名、农文康旅专家人才38人,夏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引进加拿大籍双孢菇专家1人,助力我县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同时,该公司申报秦创原“引智项目”在人才引进板块已立项,并获37万元的项目支持。园区拥有新增“科学家+工程师”队伍2支,新增“新双创”队伍12支,新增高层次人才21人。有力推动了“千名人才创新创业”工作高质高效推进。
四、聚焦科技带动,助力县域乡村振兴
园区内企业陕西天宇润泽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陕西夏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丹凤县华茂牧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为当地各产业链的核心龙头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运营、市场等方面具有优势条件。园区企业指导当地农户种植核桃、种植双孢菇、种植草菇、养殖肉鸡、养殖蛋鸡等,企业提供种苗、技术服务,回收产品,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品牌,形成合力,形成当地产业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带动当地产业的发展,带领农户增收致富。
通过农业科技园区的技术指导,实现了新品种、新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促进了设施农业、特色林果、设施养殖产业的发展,提高了产品的市场影响力,促进了产品的销售。实施农业品牌发展战略。通过园区的社会化服务,可带动生产、加工、管理、运输、销售等环节可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4000贫困人口脱贫,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通过农业科技园区的科技引领,当地绿色有机生产示范,大大降低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减少了土壤、水质的环境污染,降低了农产品的化学污染;通过华茂牧业有机肥生产、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降低污染,提高了土壤的有机质,水土流失减少,土壤有机质提高,实现种植、养殖、流通等产业的循环和融合,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下一步打算:
一是加快园区“核桃、双孢菇、香菇、肉(蛋)鸡养殖”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集成、转化与示范,科技贡献率达到40%以上。 二是培育和孵化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高新技术龙头企业,吸引农业科技企业5家左右,完成招商引资2000万元。三是建成完善的园区科技服务体系,吸引一批我省优秀三区人才、科技特派员和技术人员,组建“双孢菇、核桃、肉鸡养殖”产业技术服务团队,建立专家大院等专家机构与技术服务网络体系,为园区提供科技支撑。四是充分发挥园区的示范辐射作用,利用园区科技服务体系,开展技术培训和服务。举办特色产业技术培训会30场次以上,培训农民和基层技术人员达到6000人次,使园区及周边农民熟练掌握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核心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全力打造全省知名的农产品品牌。
(供稿:丹凤县科技资源统筹中心 李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