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异地男子凌晨突发心梗,西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绿色通道紧急救治获新生

2023-11-08 11:12:27   

11月6日,来自秦皇岛的余女士带着两块牌匾走进西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感谢医院在无家属无陪护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开通胸痛中心绿色通道,通过多科室紧密协作,以快速的应急能力、过硬的急救技能、精湛的介入技术成功挽救了她丈夫的生命。“我本人就在医院工作,太了解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性了,可以说生和死就是几分钟的差别,是你们给了他第二次生命。”余女士说。

据了解,余女士的丈夫李先生(化名)前段时间来榆林出差,凌晨两点多突感身体极度不适,起初未能重视,到了凌晨4点过,不适感持续加重,遂至酒店前台寻求帮助。酒店前台工作人员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陪同李先生到西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求诊。

凌晨约4:46左右,刚刚来到西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急诊科门前,李先生病情突然加剧,失去知觉,摔倒在地。医生张延峰、刘欣、导诊台护士高娜、抢救室护士李帅、王力群、王小荣协同陪人(酒店前台),紧急用推车将患者送入急诊医学科抢救室。此时,李先生已无自主呼吸,心音未闻及,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医护协同紧急实施胸外按压、气管插管、心电监测、建立静脉通道,静脉注射血管活性药物,同时汇报请示总值班与科主任,开通绿色通道、协调紧急抢救。

此时,心电监测显示室颤波形,紧急为患者实施电除颤,并持续胸外按压,多次除颤后患者逐渐恢复窦性心律,并出现叹气样,心律渐渐稳定,呼吸逐渐恢复正常,对周围刺激逐渐恢复,约四十分钟左右,患者意识基本正常。

与此同时,心内科在接到急诊科胸痛中心电话会诊呼叫后,立即启动急性胸痛预案,在科室强华主任、常艳萍主任指示下,通过医院总值班并采取与患者家属电话沟通的方式,充分交代患者病情及目前最佳治疗方案,取得患者家属授权,立即将患者送入导管室(绕行CCU)行急诊PCI治疗。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这句话用来形容急性心肌梗死极为贴切。心梗的救治,要求的就是时效性。抓住早期黄金救治时间,打通堵塞的血管,就有好的预后。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示:前降支近段闭塞。前降支是心脏血管最重要的一支血管,急性闭塞后死亡率极高。贾伟副主任医师、张鹏副主任医师及导管室通力配合,立即为患者开通前降支。开通过程中,李先生反复发生室颤,多次实施电除颤及心肺复苏,血管开通后患者病情相对稳定,意识也逐渐清晰,D-W(入门到导丝通过时间)约70分钟,已经达到国内胸痛中心高级水平。

“接到医院的电话后,我整个人都是懵的,因为自己就在医院工作,太了解急性心梗的可怕了,那个时候我一边定机票想尽早赶到榆林,一边也悬着一颗心,生怕有啥意外。”余女士说,“特别幸运的是,他来到了西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遇到了一群这么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在我上飞机前,就接到通知,我先生已经顺利完成手术,脱离生命危险了,让我一下松了一口气。更要感谢的是,医院知道我先生暂时没有人陪护,主动告知我会安排医务人员对他先行照料,让我不要担心。”

术后,李先生入住心血管内科二病区ICU接受进一步观察和治疗。此时,刚做完手术的李先生生活尚不能自理,家属还在路上,护士长张静、护士郭利娥等接过爱心接力棒,悉心照顾。经过7天的积极治疗,李先生现已康复出院。

本次成功抢救,各科室分工明确、操作规范,充分体现了医院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精湛的专业技术和强大的综合救治能力,充分体现了西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对急危重症患者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胸痛中心的快速综合救治能力,同时也展示了我院胸痛中心建设的显著成效。余女士说:“因为走到了这么好的一家医院,遇到了这样一群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对我们来说,榆林的这个冬天格外温暖。”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符金壮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