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0 09:59:47 叶子
定边县安边镇白兴庄村的“科技”玉米丰收了。叶子 摄
金秋时节,在定边县安边镇白兴庄村村民吴占成的玉米地里,一株株高耸挺拔的玉米排列整齐,金黄的玉米棒上粒粒饱满,颗颗圆润。“这玉米太好了,棒大,颗粒多;秆粗,根系好,刮大风不倒伏。”今年种植了400亩“科技”玉米的吴占成开心地说,“虽然今年天旱,但是亩产都在2000斤以上,效果好得很!”
有了科技赋能,这样的玉米棒不仅让像吴占成一样的种植户连连称赞,还令途经此地的渭南客商李强停住了脚步,详细了解这“不一般”的玉米:“真的好多年没见过这么大棒子的玉米,这个玉米是怎么种的?”
定边县科技特派员、高级农艺师王世东一边与种植户察看玉米长势,一边介绍该玉米品种的科技“密码”。
“这玉米是定边县发改科技局实施的玉米新品种引进和新技术示范项目,引进了金海玉哈哈粮饲兼用玉米189系列,这个品种的玉米生长旺盛、植株高大、抗逆性强、抗倒伏能力强,适宜于旱地种植。”王世东说,“通过渗水地膜覆盖,还能够有效地减少灌溉次数,相比露地节省三分之一以上的灌溉用水。而种子处理过程中,用了种子浸泡和二次包衣技术,再配合了三次叶面肥,一次就保证它的长度,二次保证籽粒的大小,三次保证它的满穗成熟。”
在这样新品种、新材料、新技术的“三新”科技加持下,玉米亩产可达1.15吨,作为青贮饲草亩产可达6吨,自2021年以来,已在全县推广种植1万多亩。
“推广这项技术,不仅能为当地的畜牧养殖业提供充沛的饲料资源,同时在栽培技术上还能有效地减少灌溉的次数,这对提高单产和提升玉米产业的科技含量,以及让老百姓掌握简单有效的适用技术,都是非常有意义的。”王世东说。
为实施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助推全县旱作农业发展,2018年以来,定边县发改科技局通过引进玉米、谷类、小麦等优良新品种,采用穴播、覆膜等高效集成技术,在全县不同立地条件和不同灌溉条件的地区,开展了咸井水栽培、旱地抗旱性对比、套种等不同试验示范,并通过几年的对比和试验示范,筛选出优良品种进行推广种植。截至目前,已为全县4万亩的农田注入了科技力量。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试验示范推广面积,积极发挥科技示范引领作用,为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努力实现科技助农、科技兴农、科技惠农的目标。”定边县发改科技局副局长高彩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