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江南味稻”的数字化品牌故事

2023-11-13 10:47:17   

江苏苏州吴中区,金黄的稻田里,收割机机械轰鸣。

卡车司机载着稻谷送往加工处,整车称重、手机扫码、卸下稻谷一气呵成。随即机器开始自动吸入稻谷并传送至烘干设备,稻谷经由机器完成碾米、抛光等多道工序后,变成雪白的大米,装入贴好码的包装里,等待送往千家万户的餐桌。

眼下正是秋收季节,走进太湖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湖农业”),记者看到,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正在被高速运转的数据与机器替代。太湖农业携手浪潮云洲探索数字赋能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建设大米加工数字化产线,打造出“江南味稻”的特色品牌故事。

破解传统农业转型难题

“苏湖熟,天下足”,自古太湖流域就是粮食主产地之一。坐落于苏州市吴中区临湖镇的太湖农业,整合7000亩的高标准农田,实施“统一优良品种、统一操作规程、统一投入品供应和使用、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获、统一销售”的生产管理机制,引进全自动烘干加工流水线,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江南味稻”香飘全国。

由传统农业向三产融合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太湖农业也面临着困境:从业人员少且年龄偏大;稻谷产量、谷物采收、车辆出入等数据统计依然依靠人工,工作繁琐、效率低且滞后;大米加工场景数字化管理水平低,生产制造数据缺失,不仅影响加工效率,还会造成其他隐患;一二三产数据难以打通,制约产业发展。

为解决这些痛点,太湖农业携手浪潮云洲,探索以工业互联网赋能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围绕太湖农业的数字化转型目标,浪潮云洲基于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的能力,以订单为驱动,建立从生产加工到包装运输的标准化体系,以数据为抓手,助力产业匹配和高效协同,以数字化品控贯穿全程,实现一产水稻品质提升、二产大米品控管理和三产“江南味稻”品牌塑造。

数字化赋能三产融合发展

在太湖农业管理服务中心,随处可见的大小屏幕上,各类数据实时跳动,犹如“大脑”般管理和展示着各个环节的动态,数字化助力三产融合的场景变得具体起来:

在一产种植采收环节,依托物联传感设备和数字化种植系统,管理者可实时监测种植区的“四情”数据,参考水稻标准种植模型形成的作业建议,更好地完成种植工作。稻谷采收时,过去需手工填写的三联单被智慧称重一体机替代,司机出示身份码,稻谷产地及重量等数据被实时汇聚到边缘计算一体机,依托采收绩效管理模型,实时提供各灌区采收数据。

在二产加工环节,以销定产、柔性生产是大米加工提质增效的关键,通过采集设备产能、库存、工艺流程数据,对设备运行监测、库存监测、工艺优化等模型数据进行分析,为订单需求分析、排产、基于品控标准的流程管理等工作赋能。

在三产营销环节,通过使大米产品实现一物一码,其全生命周期数据,都经过产品质量管理追溯模型的计算,清楚汇聚到二维码标识上,消费者扫码可了解产品信息、动态溯源、评价产品、链接到官方商城进行复购等,打通企消信任通道,支撑品牌溢价。

伴随一二三产数据融通,太湖农业实现了订单的实时监测、科学排产、产业链供应链协同等,“江南味稻”的附加值也大大提高。太湖农业总经理张雪洪介绍:“经过改造,太湖农业的稻谷进场、烘干车间、干谷存储、碾米车间、包装车间等全流程数据贯通、可视化,订单生产效率提升30%,综合降本增效20%。”

“浪潮云洲积极践行信息技术赋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工’字模式作为破局之道:底座一横是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基础,构建数字基础设施,打造数实融合底座;中间一竖是深入产业应用场景,基于‘可信、自由’的数据计算,点对点突破专业模型,推动生产智能化;顶梁一横是以订单驱动产业链供应链高效协同,完成数据向生产要素的转变,强化‘双链’韧性,促进资源灵活配置。”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首席技术官、副总经理商广勇表示。

来源:农民日报
编辑:于婷婷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