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5 09:43:59
为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近年来,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城北镇积极推行“田长制”,构建耕地保护长效机制,创新举措牢牢守住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
硬措施,严管控。落实田长制,动土即报告制度。对耕地实行网格化管理,责任到人到点,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耕地保护责任全覆盖。严格执行巡田制度,增加巡田频次,推动各级田长及时掌握责任区域农田保护利用情况。对管护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整改”,每月土地动态巡查8次以上,多部门协调配合制止违法用地,做到早发现早制止。
稳数量,提质量。今年以来,城北镇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小田并大田”,开始实施耕地提质改造项目,进行土地整治、土壤改良、建设和完善水利设施,将原先的低洼旱地、低产旱田,改造成“旱能灌,涝能排”的高产水田,同时大力整治撂荒地,可种耕地明显增多。
控用途,促增收。城北镇扎实推进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核查工作。为实现粮食稳产增收,积极落实“两强一增”行动,大力推行规模化种植,将闲置土地进行流转或出租给种植大户,增加了当地村民的收入。深挖耕地恢复后备资源潜力,积极推进耕地恢复工作,如鲍兴村耕地恢复近50亩,由于改造后的耕地更适合规模机械作业,进一步增加了粮食产量、提升了粮食品质。
一蔬一粮总关情,耕地保护系民生。下一步,城北镇将继续发挥“田长制”作用,以合理方式盘活存量耕地,提升土地资源要素的配置效率,当好耕地“守护人”,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坚决守好良田,护好“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