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7 21:23:26 刘鑫
道路街巷干净整洁、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文明新风蔚然成风、好人故事层出不穷、榜样精神凝聚力量、移风易俗深入人心……近年来,商洛市山阳县法官镇始终坚持“内外兼修”,让人居环境靓起来、文明乡风活起来、文化生活热起来、农民精神富起来,不仅扮靓了“颜值”,更提升了“气质”。
留住乡愁记忆 传承乡村文明
“走进村史馆,就好像走进了时空隧道,穿越历史的长廊,亲身感受先辈的过往,每每来到这里,内心都不由升起浓浓的自豪感。”“村史馆融入了我们村的乡情记忆,记载了村庄的发展历史和名人事迹,让村民真实感受到代代相传的村风民风。”法官庙村的村民自豪的说到。
自开展乡村振兴以来,法官镇不仅注重“富口袋”更注重“富脑袋”,始终将群众的精神文明建设放在首位,依托当地优良传统文化,建造法官庙村村使馆,全馆1000余平方米,馆内展示上百件展品,免费对外开放,馆内的农耕文化区域,还存放了锄头、镰刀、犁耙等农具,田间地头辛苦劳作的场景让人共鸣,是传承历史文化、承载乡恋乡愁、构筑精神家园的良好阵地,外镇、外县客人慕名前来,不仅仅展示了乡村文化,也助力了乡村振兴的大力发展。
古树环绕、老房错落,保留原生态;铺设青石路、改造新民居,统一徽派风格,现代与传统的碰撞在民俗村擦出不一样的火花,一老人坐在院中,沐浴着阳光,手腕翻飞间一个精美的手工艺品活灵活现,“竹编是这个手艺还是小时候和父亲学的,一直以为要失传了,没想到政府重视,打造了竹编坊,广泛宣传,现如今不光是村里人喜欢,外来的游客更是赞不绝口,不仅提高了收益,还发扬了传统手工艺,别提有多好了!”竹编传承人程德桂激动地说到。
“没想到一段时间没回来,家门口的变化这么大,不仅环境干净整洁,还有了儿童乐园、观光旅道、休闲室、民宿和农家乐,家门口就能实现一站式旅游,这也太方便了吧!”花石湾的村民感叹道。“念念花石湾”是法官镇秉承“原生态·忆乡愁”理念,全力打造传承农耕文化、留住浓浓乡愁的第四张名片,群众在这里看狮狗山、望月亮湖、寻杨八姐传说、听飞瀑声震耳、住老房品香茗,恍入世外桃源。
强化价值引领 培育文明乡风
在法官庙村,我们总能看到一个奔波忙碌的身影和一张笑意盈盈、亲切可人的脸庞,她就是人人称赞的敬老爱幼、善良友爱、教子有方的好媳妇张世艳。她勤俭持家、尊老爱幼、任劳任怨、默默履行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用爱心凝聚着整个家庭,为长辈提供了一个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为子女们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将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从不让家人操心,邻里逢人就夸她是个好媳妇,也是个好闺女。
“打理家务、照顾公婆、孩子、和睦邻里,这些都是我该做的,没想到还能得到大家的肯定,获得‘好儿媳’的荣誉,更没想到现在还成了大家的榜样,我以后可要继续努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才是!”张世艳高兴地说到。
近年来,法官镇深入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好公婆 好儿媳”等评选活动,深入挖掘群众身边“看得见、学得到、评得上”的先进人物,通过持续讲好感人故事,广泛选树先进典型,积极培育、选树、宣传先进典型,形成家家争当“星级户”、人人都是“追星族”的良好社会氛围,让精神文明建设转为乡村振兴的丰厚滋养。
“我现在也要和睦邻里,积极参与,争取下次评选也能获得‘好儿媳’的荣誉。”“那我可要督促家里人也一起好好努力,好好表现,争取下次获得‘文明家庭’的美誉,也让大家以我们为榜样。”广场上一群人围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说道,都卯足了劲准备在下次评比中获得荣誉呢!
推进移风易俗 倡树文明新风
走进大寺庙村,一幅幅彩绘将传统文化、文明乡风与幸福生活愿景“搬”上了墙。一户一庭院,一院一风景,屋舍整齐干净,庭院清雅别致,村民尽情享受着舒适惬意的田园生活。
“现在有了统一的标准,实在是减轻了我们的负担。”“再也不用为了撑面子大摆酒席了,既省心又省钱。”说到移风易俗,花庙子村的村民打开了话匣子。
为了杜绝大吃大喝、大操大办的不良现象,村里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帮助村民处理红白喜事,大力倡导不攀不比、节约简办,办喜事、丧事有了标准,不用撑面子大摆酒席,切实减轻了村民生活负担,受到广泛赞许,抵制低俗“婚闹”、拒绝高价彩礼、破除封建迷信等已成为全村人的行动自觉。
“花庙子村的群众积极响应,自觉遵守村规民约,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红事新办、白事简办、小事不办的新风尚在花庙子村已蔚然成风,现如今,没有了攀比之风,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农民精神风貌不断提升,看着村里近年来的美丽蝶变,乡亲们的脸上都绽放出如花笑颜。”花庙子村党支部书记朱仁锋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