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甘肃陇南武都:粪肥还田补营养 绿色发展底气足

2023-11-28 11:51:14   

近年来,武都区全力加快推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探索建立农作物粪肥还田技术模式,打通种养循环堵点,推动化肥减量化,促进耕地质量提升和农业绿色发展。

20231128115155715-69-5ae76.png

安化镇积极整合区域内各大、小养殖场、养殖个体户的原始粪肥,采用畜粪干湿分离的发酵技术,通过汽车运输和发动群众还田的方式,在全镇六个片按照每亩1000KG粪肥的标准累计还田12个村,还田面积达到6000余亩,带动群众自主还田3000余亩。

两水镇建立完善合作社、养殖场和种植主体紧密衔接的绿色种养循环发展模式,打通种养循环堵点,就地就近解决辖区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难问题,促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绿色种养循环最大的好处就是变‘污’为肥,循环发展,通过粪肥还田利用,还可以减少化肥施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两水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卢伟说。

20231128115155371-73-072be.png

为加快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高耕地质量,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武都区结合本区实际制定了2023年任务目标,在坪垭、角弓、两水、蒲池等各乡镇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主要在花椒、油橄榄、蔬菜、主要粮食作物上完成任务面积10万亩,整区开展粪肥就地消纳、就近还田补奖试点,试点实施范围仅限耕地和园地。并重点扶持一批专业化服务主体提供粪肥收集、处理、转运、施用服务,构建1-2种粪肥还田组织运行模式和技术模式,带动全区粪污基本还田,推动化肥减量,促进耕地质量提升和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黄骊珠)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任军辉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