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9 11:48:55
榆林市开展加强诉源治理缓解人案矛盾试点以来,清涧县坚持和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构建诉源治理新路径,助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不断营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以“实”的举措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一是指派员额法官(法官助理)担任“法治指导员”,与所辖乡镇街道、社区、村组建立对应的法治指导关系,上墙公布法官联系方式和微信二维码,积极推广“群众说事、法官说法”等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经验。二是设立“法官工作站”,在部分社区、村落以法官驻社区、驻村方式开展社会调解,引导社区群众信法守法。三是选派“速裁审判团队”(一名员额法官、一名法官助理、一名书记员)入驻综治中心,开展司法确认、速裁审理、涉诉信访案件化解、指导调解员业务等工作,强化诉中非对抗化解,加大诉中调解力度。
以“全”的思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是建立府院联动机制。与清涧县司法局成立联合调解中心,与清涧县妇女联合会、清涧县司法局共同成立清涧县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与各级政府、村民委员会等协同合作,努力促进矛盾纠纷可预见并得到实质性化解。二是建立部门联动机制。依托诉源治理要求,进社区、进学校,整合行政部门、行业协会、社会团体等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资源,建设诉源治理基层网络。三是完善考核问效机制。将诉源治理工作纳入法官干警年终绩效考核,以考核“指挥棒”倒逼责任心的提升,对在审判阶段督促当事人兑现完毕,案件未进入执行程序的办案人员给予考核加分,最大限度减少衍生案件的发生。
以“暖”的服务深入为群众排忧解难
一是践行一线工作法。采取非诉与诉讼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走进社区、农村,探索矛盾发生的源头,就地调解、就地庭审,将矛盾纠纷化解于未发、消灭于萌芽,最大限度释放司法效能。二是完善一体化建设。建立县、镇、村三级调解组织网络,充分发挥经验丰富、综合业务能力强的调解员优势,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三是提供一站式服务。实行导服台、法律援助律师值班制度、法律咨询、诉前调解四项运行模式,做到诉求有人听、有人管、有人解决,切实为群众提供“只跑一次、一次办结”的便民利民诉讼服务。
目前,共在全县15个镇(办、中心)和30多个中心村(社区)设立了法官工作站,共委派诉前调解案件数为896件,调解成功602件,调解成功率为70.08%;受理民事案件1598件,同比下降1.24%,民事调撤率为60.05%,位列全市基层法院第二名。
中国农科新闻网-农业科技报全媒体记者 符金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