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0 09:23:51
冬日时节,伴着暖暖的午后阳光,漫步在甘肃成县王磨镇林口村,群山上的树木依旧翠绿,生机盎然,道路两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村振兴、乡风文明等内容的文化墙,向村民传递着乡风文明倡导,特色民宿、青瓦白墙的民居、收拾整齐的幸福小院、在田间劳作的村民,构成了一幅和美乡村的幸福画卷。
被绿水青山环绕的成县王磨镇林口村 刘建军摄
处在连绵青山间的林口村,被茂密的森林所包围,丰富多彩的生态资源为这里发展林下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提供了坚实的资源优势。如何让这里的美景变成帮助群众发展产业的“钱”景,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双赢,是摆在村党支部和驻村帮扶队面前的一道必答题。为此,村党支部多次召开陇南民事直说会议,商讨产业发展方向和途径;驻村帮扶队深入群众田间院落,充分与群众沟通,听取他们发展意愿。经过多方努力,确立了持续做大做强传统中蜂养殖产业,大力推进核桃、花椒、连翘特色种植,尝试开展茯苓、天麻等林下种植,盘活村内闲置资产发展民宿的走农旅融合发展产业发展思路。
提升改造后的林口村民宿夜景 郭辉摄
在帮扶单位县委组织部的支持下,村里对盘活的老旧民居进行升级改造,对民宿周边500多平方米的场地进行提升改造,形成集烧烤、休闲、自助等于一体的乡村休闲旅游基地,预计每年能为村集体经济年增收3万余元,带动20户群众每户每年增收8000元。同时,通过向县上相关部门争取支持,发展天麻157窝,连翘102亩,花椒78亩,发展中蜂725箱,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村的致富路。
陈小艳是林口村的产业发展大户,在帮扶单位的支持和驻村帮扶工作队的技术指导下,养殖蜜蜂160箱,种植6亩花椒、4亩连翘、6亩桔梗,通过特色产业发展获得了稳定的收入。
“养蜂是我们村的传统产业,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养。今年春季受霜冻影响,蜜蜂减产不少,但我家160箱产了1000多斤蜂蜜,按照每斤30元的价格,能够卖3万多元。”陈小艳说。
驻村帮扶队员对群众进行花椒树冬季管护技术指导 刘建军摄
和陈小艳一样,今年62岁的石岩则在中药材连翘产业发展上走得更远。一生都与土地为伴的他不愿离开心爱的土地,依托自己的技术种植了连翘8亩,每年在通过连翘种植稳定收入3万多元的同时,还通过连翘育苗、苗木销售、技术培训等方式带动周边十多户走上了增收致富的道路。
产业兴旺的故事也在王磨镇陈庄村悄然上演。在陈庄村的大棚种植基地里,60亩的大樱桃已全部完成栽植,群众正在为大棚内起垄、覆盖遮草布、埋设滴灌管道等,忙碌的身影来回穿梭在田地间,让这里充满发展特殊产业蓬勃力量。
群众正在陈庄村大樱桃种植棚内劳作 刘建军摄
“我们经过对山东等地的考察,结合王磨镇地理特点,引进了6个优质大樱桃品种5500株,明年就能实现小量挂果上市,后年进入盛果期,能够比露天种植的提前一个月左右上市,能够卖出好价钱,预计每年能够实现产值100万元以上。”种植基地负责人赵永兵说。
发展大棚大樱桃种植,是成县达康合作社调整种植结构,实现农业特色种植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由“种的好”向“卖的好”转变,在特色产业发展引领群众发展的同时,能够带动周边20多名群众常年务工增加收入。当地老百姓不仅得到了稳定的土地流转租金、务工收入,还通过产业扶持资金入股分红,大大增加收入。
近年来,成县王磨镇以“生态新王磨,康养会客厅”为目标,立足生态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民发展特色蔬果种植,大力发展中药材、中蜂养殖等林下经济,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同发展的绿色发展路,乡村振兴的步伐越走越快。(刘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