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甘肃陇南市两当县左家乡:文明实践润“心田”

2023-12-26 12:23:15   

充满“泥土味儿”的理论宣讲,传递真心暖心的志愿服务,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今年来,左家乡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紧紧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总要求,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聚焦群众需求,精心打造各类志愿服务品牌,努力实现亮点“出圈”,群众“点赞”,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以实际行动涵养文明乡风,形成社会文明新风尚,一颗颗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植根左家大地。

精心打造,优化阵地“润人心田”

按照“简约、为民、实用”原则和“六有”标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完善“暑期托管”、“积分超市”、“文明实践站”等阵地功能建设,建立“四邻微网格”志愿服务工作群,不断充实实践内容、完善工作制度、优化资源配置,围绕理论宣讲服务、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内容,搭建服务平台,全面建成了群众理论学习的中心、思想教育的阵地和技能培训的课堂,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成为“传播思想、实践文明、成就梦想”的百姓家园。

20231226122454023-10-670df.JPG

“以前我没事就打个麻将、看会儿小牌。现在不一样了,有了‘阅读室’,我可以去看看农业方面的书,特别充实!”50多岁杨大爷的话语里满是喜悦。

20231226122454243-54-73ae5.JPG

走进每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有的开展理论宣讲,有的开展科普服务……让广大群众真正从“文明实践”中得到实实在在的文明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形成了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文明实践好氛围。

志愿服务,处处绽放“文明之花”

活动中,志愿者们手拿夹钳、铁锹等工具,对村内主干道、河道等区域的杂物和垃圾进行清理。“我是土生土长的大庄人,这些年居住条件一天比一天好。现在村里只要组织这种活动,我有时间都要参加,志愿服务积分还能到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物品。”村民杨莉红说道。

20231226122454299-74-0d292.JPG

20231226122454346-53-c40ce.JPG

20231226122454301-19-3eddb.JPG

坚持“按需定制、供给有效、群众认可”的志愿服务思路,按照“月月有活动,人人都参与”的原则,建立乡村两级志愿服务网格,聚焦卫生环保、文明宣传、便民利民、政策宣讲、文化娱乐、帮困救难等领域,丰富“讲、评、帮、乐、庆、融”六大载体,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科普服务、文体活动、爱心帮扶等实践活动,拓展形成了“党建+3456志愿服务”品牌和“文明实践赋能产业发展”的特色模式,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真正走进农户家中、走入群众心里,持续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不断增强了辖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共建共享,惠民实事“如沐春风”。

在实践活动开展中,各村文明实践站打破以往“干部讲、群众做”和“台上一张桌、台下排排坐”的传统模式,把宣讲台和活动场所搬到田间地头、院坝广场,通过切合群众的场景,用贴近群众的语言,面对面、互动式的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同时为强化乡村治理,结合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聚焦村集体经济发展、村民利益相关事项、乡村治理等内容,创新建立“一约五会”(村规民约、民事直说会、协商议事会、红白理事会、评选表彰会、“双协”管理会)管理机制,村干部与村民围坐一起,像“唠家常”一样,自己“说事、议事、主事”,营造文明实践大家一起谈、共同议、携手干的浓厚氛围。

20231226122503451-52-4e2eb.JPG

20231226122503496-43-1a63c.JPG

目前,梳理群众意见及建议600多条,解决民生实事100余件,实现办事成效和群众满意度“双提升”。

如今,在左家,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既有热度、又有温度,成为群众触手可及、随时可享的新生活方式。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已成为群众家门口的精神“加油站”,从文明实践活动的参与者到志愿者,从受益者再到传播者,在开展活动中不断以潜移默化和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传播,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真正地在群众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王雪梅)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任军辉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