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向美而行 共富千阳

——宝鸡市千阳县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侧记

2023-12-29 11:22:40   

“今年以来,我们村先后投入财政衔接、苏陕协作、农村综合改革一事一议美丽乡村试点等项目资金1585万元,新建钢架结构农汇综合体一座,改扩建肉牛养殖大棚660平方米,硬化、绿化、美化村内巷道1960平方米。”千阳县张家塬镇王家庄村驻村第一书记刘勇说。

刘勇是千阳县县委办干部,今年30岁左右,2021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王家庄村驻村,今年被评为宝鸡市乡村振兴青年先锋。

走进王家庄村,水泥道路干净整洁,人行步道红砖铺砌,小微景观随处可见,一盏盏路灯如巨人屹立,一排排村居青瓦蓝带白墙整齐划一,村口的垃圾中转站、垃圾分类回收站、公共卫生厕所格外醒目,小商店前、休闲广场、农户大门口,三三两两农闲的群众谈笑风生,处处洋溢着一派新农村的勃勃生机。

王家庄村只是千阳县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2021年以来,千阳县以乡村振兴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整县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为抓手,全域统筹、城乡一体、精准发力,奋力在探索新思路、激活新动能、塑造新环境、彰显新风尚上下功夫,探索西部生态农业县乡村振兴新路子。今年九月,跻身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行列。

 做强“首位产业”  联农带农增收

 “我们村奶山羊养殖小区现存栏420只,采取村户合作模式,村委会建设设施、统一管理,养殖户租用场地、繁育扩群,村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千阳县张家塬镇王家庄村村支部书记张晓军说。

20231229113540039-97-7a81e.jpg_scale_.jpg

张晓军原来在上海、江苏等地务工,2018年回乡担任村干部,带领群众一同致富奔小康。他上任以来为村民干了两件大事,先是盘活了村内原老旧养殖小区,其次是争取资金新建800平方米果库一座,成立了千阳县王冠苹果种植合作社,做活了奶山羊、苹果两大主导产业。

“今年为了延长苹果产业链条,我们新建了储存能力1500吨的苹果冷藏保鲜库1座,购置安装4.0苹果智能分拣线1套。”张小军介绍道。

张家塬镇主管乡村振兴领导、镇组织委员彭翔介绍说,张家塬镇今年实施低产果园改造1020亩,全镇苹果面积达到1.5万亩,亩均收益6000元。新建存栏规模200只以上养殖场10个,新发展家庭牧场和养殖大户35户,全镇奶山羊存栏达到6.1万只。

苹果、奶山羊不光是张家塬镇的主导产业,更是千阳县的首位产业。近年来,千阳县聚力打响中国矮砧苹果之乡品牌,全国莎能奶山羊良种供应繁育基地两张名片,矮砧苹果技术省标通过认定、国标即将颁布,千阳红苹果两次供货太空站,向韩国、吉尔吉斯斯坦及全国10省60个市县,输出矮砧苗木技术模式100万亩,全市首家跻身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行列。总投资11亿元的正大奶山羊全产业链项目一期全面建成,奶山羊产羔率、羔羊成活率、单只年产奶量,及原奶乳脂肪、乳蛋白、菌落数等6项关键指标行业领先,正大泌乳羊单只年产奶量稳定在1.1吨、创全国纪录。

       产业好不好,增收是关键。千阳县通过产业搭载、土地入股、园区务工、自主建园、育苗销售等方式,把农村群众镶嵌到苹果、奶山羊全产业链各个环节,全县1.2万户果农年均增收1.5万元,1.5万名养殖户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65个村集体经济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百万村20个。2023年全县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056元。

 做优人居环境  塑造宜居生态

 “目前,全村道路巷道硬化率100%,路灯亮化覆盖率98%,自来水入户率100%,清洁能源使用率100%,宽带网络覆盖率100%,快递到村,公交30分钟一趟……”千阳县草碧镇罗家店村第一书记尚建功介绍道。

罗家店村距县城15公里,是丝绸之路古驿站,G344国道穿村而过,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全村1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76户2276人。荣获市级美丽庭院示范村。

“我们村根据群众实际需求和户厕使用现状,先后建成各类卫生厕所共540座,村公共卫生厕所2座,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了96%。科学规划,闭环治理生活垃圾污水,修建污水管网、人工小湿地,建成垃圾回收中转站,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率95%。”尚建功说。

不止是罗家店村,千阳县从2022年起,聚焦农村改厕、垃圾、污水三大革命,在全县65个村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逐步探索形成人居环境整治“335”模式。

推进垃圾处置无害化,创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集中填埋、焚烧热解”三种治理模式,建成了“户分类、村收集、县转运、县处理”农村生活垃圾运行处置体系,实现了“户有分类桶、村有收集点、县有处理场”,形成了城乡垃圾治理“全方位覆盖、无缝隙对接、一体化管理”的新格局。全县配备压缩式垃圾转运车2辆、垃圾桶1640个、电瓶收集车67 辆、垃圾收集点70个,全县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到95%以上。

推进农村改厕科学化,根据千阳县一山二塬三分川的地理特点和适宜农民生活习惯,探索出适合农村实际的“粪尿分集式、三格化粪池式、集中下水道收集式”三种农村改厕模式。全县累计完成农村卫生厕所改造27012座,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5%、配置抽渣车50辆。

推进污水治理精准化,在8个城郊村、毗邻园区村推行纳入城镇污水管网模式、处理量占71.5%;在2个镇区移民安置点推行一体化处理模式、处理量占22.7%;55个村因地制宜推行小型人工湿地、生物氧化塘、综合利用三种模式、处理量占5.8%,污水有效治理率51%。

建管并重,长效运行。千阳县在每个村成立村公共设施管理站,按村大小,从脱贫户和监测户中聘用6至8名管护人员,每人每月1100元,专职管护村内道路、公厕等“十小”公共设施。精心打造垃圾分类主题公园,引导群众养成垃圾分类、收集投放的良好习惯,倡导农村新风尚。

 做好乡村治理  构建和谐乡风

 “我们村在2023年度助学金发放仪式上,向13名本村大学生发放助学金22万元。”千阳县张家塬镇宝丰村第一书记白海东说。

宝丰村,位于县城北部,距县城8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472户1528人,耕地4089亩,以矮砧苹果为主导产业,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20强”等殊荣。村级集体经济累计突破3500万元。

20231229113416735-47-e7594.jpg_scale_.jpg

从2019年起,宝丰村就在率先推进“村民积分制”管理。设置发展产业、遵纪守法、移风易俗等十个方面考评体系,将村民量化积分与村集体经济分红挂钩。村集体每年对本村高考一本、二本上线学生每年发放奖学金2万元、1万元,对年龄60岁以上老人每月发放养老补助金200元,70岁以上老人每月发放养老补助金300元。

2022年,千阳县在全县65个村全面推行村民积分制管理,探索利用村集体经济收益补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受益群众累计3.2万人,架通了村民与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桥梁。

群众无小事,最是“小事”显担当。千阳县为全面加强诉源治理,重点对农村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物业管理、欠薪欠资、土地承包经营、损害赔偿等六类易发矛盾,突出预防为主、化解为先要求,建立排查、研判、调解、回访“四单”管理机制,健全流程化、清单化、责任化的矛盾纠纷防范化解工作闭环,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去年以来,千阳县出台统筹镇级政法力量加强农村社会治理六条措施,镇政法委员高配,镇域派出所长、司法所长、法庭庭长担任镇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由镇党委对镇域“三长”调整、晋升、评优权重,推动镇域重点工作、平安建设一体化。千阳县连续两年荣获全省平安县。

“下一步,我们将以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和国家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两项创建为目标,以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为契机,坚持“六大统筹”原则,聚力学习应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千阳县乡村振兴局局长杨红忠说。(通讯员 倪晓东)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周俊鹏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