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9 11:34:54
榆林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要讲话精神,以“碳达峰”目标为引领,倒逼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生产生活变革,通过全流程碳捕捉技术示范、打造“西部氢谷”、推进煤炭有序减量替代、加快能源结构调整等多项有力举措,全面推动高碳城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隆冬时节,陕北大地气温已降至零下20摄氏度。走进榆林科创新城——全球首个零碳分布式智慧能源中心,记者了解到,它在为榆林运动员村持续供电供热的过程中,实现了零碳排放。
清安优能科技发展(榆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睿:“综合利用了太阳能、地热能,然后还有氢能,实现了多能源的综合利用。”
该项目于去年八月建成投运,由多所院校联合攻克了6项关键技术,在榆林实现了首次应用和成果转化。项目由光伏发电系统、制氢储氢和燃料电池系统等组成。装机1.1兆瓦的光伏板提供清洁电力,富余的电能通过电解水装置制氢并存储,再加上外购的氢气作为燃料,最后转化为电能和热能。
记者王蓉:“在我身后是氢气能源储存车,里面有340公斤的氢气,在极寒天气下,这一车的氢气能源可以给12万平方米的区域持续供电供暖十个小时。”据测算,该项目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率达100%,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640吨以上,相当于植树48万棵。比传统供电方式每度电节约0.21元,年化运行成本降低60%以上,真正实现了低碳与经济“双示范”。
清安优能科技发展(榆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睿:“目前研究团队正在把零碳能源站关键的技术推广应用到零碳智慧工厂、零碳生活园区绿色农业和乡村等新项目的建设中,加大推广力度,拓展应用场景。”
在榆林市榆横工业区城投佰盛公司,即将投运的二氧化碳捕集装置上有一个柱状罐体,里面装的就是食品级的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可被利用到下游的啤酒、碳酸饮料等食品的生产中。除此之外,该公司的碳酸氢铵生产装置也已进入调试阶段,这些装置投入使用后,该公司每年可生产50万吨液体二氧化碳,不仅可让上游煤化工企业的二氧化碳尾气变废为宝,也为双碳背景下的高端能化基地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
榆林城投佰盛化学科技公司董事长刘苗:“我们把二氧化碳压缩冷凝完以后,就可以达到三个九,99.9%,这个就是工业级的,然后我们在双塔精馏,可以达到4个九,99.99%,就可以做到食品级。第二条生产线是做碳酸氢铵用于农田种植化肥。”
虽然承担着重要的能源保障任务,但为了降低碳排放,推动能源结构绿色转型,榆林大力发展新能源,全力打造“风-光-火-储”一体化新型电力体系,计划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0%左右,风电、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7800万千瓦以上。同时实施一批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利用项目,进行煤化工末端固碳,加快推进煤化工产品向工程塑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高性能纤维等高端化学品领域延伸,多措并举落实“双碳”目标。榆林市污染物减排中心主任李军芳:“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从源头减碳,过程控碳,末端固碳三方发力,全方位推进减污降碳,全面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持续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