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向人民报告】陕西安康紫阳县洞河镇产业发展2023这一年

2023-12-29 15:57:57    柯玉华 付琼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产业兴旺既是支撑乡村振兴的源头,也是夯实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今年以来,紫阳县洞河镇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产业发展规划,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模式,以群众稳定持续增收为目标,围绕“4+3”产业链总体布局,紧扣“一片叶子、三个篮子、多业并举”产业发展定位,一手抓粮食生产、一手抓产业发展,做到“两手抓、两手硬”,全面推动全镇优势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取得了显著成效。

0e09a47a0057b35aa8aeedae840dc5f

 

狠抓粮食生产 端牢手中饭碗

坚决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完成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61万亩,产量4457.02吨,油料作物种植5232亩,产量715吨;蔬菜种植10995亩(其中蔬菜保供基地500亩),产量16965.1吨;大力发展大豆种植,本年度种植大豆(包含套种)2415.92亩。通过组建种植专业合作社实施土地流转治理撂荒地,实施规模化种植,本年度治理撂荒地745.02亩。

61e5b95aa4842be9e1612ec2a710f99

 

立足优势再提升 特色产业释活力

该镇持续抓好现有1.2万亩茶园的精细管护,推行茶叶产业“标准化、示范化、园区化”建设,鼓励各村建设中小茶企,实现茶叶产业提质增效,达到“一片叶子”富裕一方人的目标。全年动员农户增施有机肥8000余亩,管护提升生产茶园1.2万亩,培育新增茶企1家,培育县内新建实体店2家,县外新建实体店16家,新增绿色食品认证3个,sc认证1个。

dfaaf9879d90b282651f768e60c620d

 

该镇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经济的发展之路,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积极发展大棚蔬菜,深入推进“菜篮子”工程,持续推进农产品向品牌化、绿色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全年新建大棚设施蔬菜60亩。

708f4a90f2ac82291c828127dfe3e4e

 

该镇推进现代生态养殖,促进畜牧业绿色发展。 探索“寄母还羔”带农益农模式,构建特色优势突出、发展运营规范的养殖集群产业。探索“羊粪还茶”的循环农业发展增收路径,注册“三洋沃”品牌商标,引进自动化生产设备,通过加工羊粪年生产有机肥2200吨。探索“电商+”运营模式,运营抖音号引流,运用“网红经济”,提升畜牧产业知名度,拓宽市场销路,助推农产品提档升级。

1b7ea5db646e6b73756dd76b33a4a90

 

 

该镇金钱橘、算盘李远近闻名,培育2家果业合作社发展金钱橘、算盘李种植,全年规范化管理金钱橘及李子园1000余亩,新建金钱橘园300余亩,枇杷、樱桃、蜂糖李等小杂果150余亩,丰富县城的“果篮子”。

0fb0e0fe9a05f53b3723cc6ca3b2a14

 

心系群众办实事 优质服务再升级

该镇抓住产业发展所需技术保障的“牛鼻子”,通过邀请市县技术人员来镇围绕粮油、茶叶、果蔬及畜牧养殖扎实开展实用技术培训21场次,培训群众740人次,全年组织政银企座谈会1次,多渠道化解农户及经营主体发展产业缺乏资金的困难,同时积极宣传各项奖补政策,镇内22家经营主体申报了87个产业奖补项目,为7家主体协调办理用地相关手续。

53160818bb40d8d17d93d347c65c7be

 

 

盘活闲置资产 壮大集体经济

该镇坚持“强推进、挖资源、活资产”工作思路,因地制宜精心谋划村级特色产业发展。前河村依托G541国道的便利交通条件优势,在原老乡政府闲置用地新建了前河村秸秆综合利用青贮饲料加工厂,田榜村改造老学校修建农产品加工厂,石家村流转闲置土地发展小杂果150余亩。通过盘活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利用产业发展带动更多就业,既拓宽了集体经济收入渠道,又成功带动了周边农户就业,实现村民收入稳定可持续增长。

 

b410937b38644e33a64d88655998abf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雷建梅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